豪车失火缘于更换挡风玻璃
02013 年初春时节,一辆宝马轿车在当地某玻璃总汇更换一块后挡风玻璃。时隔一周以后,当车主驾车从家出发行驶约5km,在某路口等待红绿灯时,闻到车内有刺鼻的 橡胶味,待显示绿灯开车通过十字路口,不到一分钟,发现右后座椅尾箱处一团火苗,立即急刹车并火速下车。周围群众看到车辆起火后拿灭火器帮忙灭火,大约6 分钟后消防队来到现场,经过几分钟后火势控制并扑灭。
后此案经当地某人民法院委托华碧司法鉴定所对涉案宝马轿车的失火原因及失火原因与原告更换挡风玻璃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物证鉴定。
鉴定人员现场勘验时发现,整车后部存在过火痕迹,后挡风玻璃、车门玻璃均熔化向内脱落;右C柱内部高温后变成灰褐色,左C柱颜色较浅且右C柱温度明显比左C柱高;后车灯、后转向灯、车身油漆、后备箱盖等均过火烧损;驾驶舱内线束绝缘层、座椅、内饰烧损且已从车上拆卸下来。涉案车辆过火情况为从后向前蔓延燃烧。
整车电路勘验发现,整车蓄电池完好,负极搭铁线、电源系统线束未发现异常;后挡风玻璃处留有一堆烧损的线束,右C柱线束部分缺失,线束燃烧方向为从上而下蔓延。未发现线束存在明显改装现象。
整车玻璃勘验发现,涉案车辆的后挡风玻璃、车门玻璃均存在熔化现象,后挡风部分玻璃碎块断口边缘不齐、无锐角,断口处无烟熏痕迹,未见明显机械力冲击破坏的物证特征。
从涉案车辆线束样品中取左后窗位置线束作为样品1#、蓄电池负极线束为样品2#,在实验室对线束进行检测。依据标准对样品1#、样品2#进行宏观检测,发现样品1#线束上存在熔珠,熔珠表面呈暗红色,光泽度差,表面平滑,不具有一次短路熔痕的物证特征;样品2#未发现存在熔珠。
从取回的玻璃中选取存在烟熏痕迹的后窗玻璃作为样品3#,从取回的烟尘中取后窗部位燃烧残留物作为样品4#。依据标准对样品3#、样品4#制样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均未检出样品含有中萘、甲基萘、二甲基萘等成分(即稠环芳烃)。
对取回的后备箱内部保险盒进行检测,保险盒的203与204位置为后窗玻璃加热部件的保险丝,发现后备箱保险盒203号保险丝熔断,204号保险丝未熔断,保险丝型号均为30A。分析说明涉案车辆整车后部存在过火痕迹,车辆过火情况为从后向前蔓延燃烧。整车蓄电池完好,负极搭铁线、电源系统线束未发现异常;后挡风玻璃处留有一堆烧损的线束,右C柱线束部分缺失,线束燃烧方向为自上而下蔓延。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线束改装现象。轿车右C柱温度明显比左C柱高、右C柱内部高温后变成灰褐色,起火点位于右C柱部位,火势从后向前、自上而下燃烧。
由《事故证明》可知汽车起火时为行驶状态,未发现玻璃存在明显机械力冲击破坏的物证特征,且对其灰尘及玻璃烟尘进行检测后未检出样品含有中萘、甲基萘、二甲基萘等成分(即稠环芳烃)。可排除外部火源和汽油等易燃物引燃的可能性。
对取回的后备箱内保险盒进行检测,保险盒的203与204位置为后窗玻璃加热部件的保险丝,发现后备箱保险盒203号保险丝熔断、保险丝型号为30A。保险丝熔断为大电流引起,而203号保险丝的负载只有后窗玻璃加热部件。涉案车辆起火时为行驶状态、车内空调自动启动后、后挡风加热功能自动运行。着火点右C柱位置处电路存在后窗玻璃加热的线路接头和电子元件。由此可知,起火原因为后窗玻璃加热部件异常导致电流过大所致,与更换后窗玻璃存在因果关系。
0人回复
提问者:johnsonyu 提问时间:2015-12-11 13: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