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其实,彭于晏与姜文的缘分似乎早已冥冥注定。小学时,他看了一部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男主角正是姜文。之后《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像风格接近国外电影的国产片,更让他被姜文的才华深深折服。菲茨杰拉德在《崩溃》里写道,「年少得志的人相信,他的愿望之所以能实现是拜头上的幸运星所赐。年届三十才显山露水的人... |
其实,彭于晏与姜文的缘分似乎早已冥冥注定。小学时,他看了一部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男主角正是姜文。之后《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像风格接近国外电影的国产片,更让他被姜文的才华深深折服。
菲茨杰拉德在《崩溃》里写道,「年少得志的人相信,他的愿望之所以能实现是拜头上的幸运星所赐。年届三十才显山露水的人,对于意志与命运之间的比例,会有一套均衡的概念。」
凡是灵与肉分开的人,肉体能承载多少伤痛,灵魂就有多么自由。非表演科班出身,彭于晏没有学院派的理论条框,都是靠着自己摸索,在一次次实战中用身体肉搏出经验。
相较之前那些拳击枪战的激烈动作戏,这回彭于晏饰演的“阿正”最多就是舞刀弄棍,危险指数有所下降。武戏的难度转嫁到了文戏上,驾驭韩式冷幽默台词,对彭于晏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要深谙冷面笑匠的梗,再通过台词传递出来,彭于晏只好一边发挥“彭三岁”的优势,一边在吃透角色的基础上理解台词,不仅顺利过关,影片还取得了10.46亿的高票房。
起初彭于晏还担心自己与片中小镇青年的气质相差甚远,会拖后腿。但韩寒坚定地对他说“你可以的”。此刻,简单的鼓励胜过千言万语,这是惺惺相惜的知音,彼此才懂的默契。
所以,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彭于晏是真的做到了体能的极限。“我那时候也就这一部戏拍,没有什么好输的,也不怕受伤。我宁可接受失败,也绝不能接受放弃!我只希望,演出来不要丢体操的脸”。
在正式接演《邪不压正》的前两年,为了混个脸熟,彭于晏曾带着自己过往的一些满意作品去见了姜文,两人相谈甚欢。跟着有了第二次的会面,这才谈到合作的主题。
其实,身为林超贤“御用演员”的彭于晏,这几年可谓星途坦荡,尤其自2012年专注深耕电影领域后,合作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知名导演。姜文、张艺谋、徐克、韩寒、许鞍华、张一白……涵盖派系之广,令人啧啧称奇。
曾尝过低潮滋味的彭于晏,自然明了想要书写自己的命运,与其纠结往昔的阴霾或是空想未来的虚幻,倒不如好好把握当下。于是,他坚守着那份艺术自觉,将“务必奋斗”的烙印打在身上,时刻提醒着自己。
今天,金马颁奖礼在台北举行。早就凭借多个电影作品,曾获得过金马奖最佳新演员(提名)、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男配角(提名)的彭于晏,出演过的电影作品《邪不压正》在今年金马奖中荣获了多项提名。如今,彭于晏正在参与拍摄的电影《紧急救援》,这已经是他和林超贤的第四度合作了。
倘若以事业的规划方向为标尺,在彭于晏的履历表上画一条分割线,那么时间节点恰巧卡在2012年。往前的将近十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电视剧,一路顺风顺水,被贴上“奶油小生”的偶像标签。
对于导演的“虐待”,彭于晏只是打趣地说给对方取了一个“魔鬼林”的爱称,“导演愿意‘虐待’我,表示他看得起我。做演员的,特别是刚起步的年轻演员只能努力,还要告诉导演说没关系我可以做到,有的做不到我也会努力做到。”
第一次约饭,彭于晏还没看到剧本,就主动提出“可不可以让我在电影里面打到昏天暗地,打到打不死,然后又爬起来”,林超贤对面前这个愿为戏受折磨的男演员愈发欣赏。
这几年,彭于晏逐渐成为内地名导的“心头好”。张一白念念不忘彭于晏的清澈眼神,携手合作了票房5.89亿的《匆匆那年》。
播放数:610
播放数:543
播放数: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