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石【随堂记录】Mammamia-kara第一部分Simmona董晓燕
精彩内容:
讲文明、知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泸州市民虽然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文明形象,但部分人对于孩子的一些基本礼仪却疏于引导。在调查中,不少市民向记者诉苦,生活中遇到很多“不懂事”的孩子,让他们哭笑不得。
孔融让梨
说到孩子礼仪教育,记者发现,家长们的观念大相径庭。有家长认为,从小培养礼仪素质,使他们品德更优秀,能为他们将来发展奠定基础;也有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礼了。
究竟孩子们需不需要补补家庭礼仪?请随记者一起听听市民们的说法吧。
观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家长们在教不教孩子家庭礼仪上尚有分歧,但是绝大多数家长有一个观点达成了一致:孩子是否具备良好的礼仪,与家庭成员的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事教育十几年的程老师告诉记者,家长的言行、人格都是无声的教育。要让孩子懂礼仪,家长必须得自己先懂礼仪,言传身教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胜过死板的说教。
市民董晓燕认为,家长应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作为家长,我们要‘以礼带礼、以小带大、以练导行’,相信孩子一定会成为知规范、懂礼仪的文明人。”
故事
做客:“不速客” 乱翻东西
“实在很无语。”近日,市民李玉宁碰到一件烦心事。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还带着其6岁的儿子冬冬。本来是一件朋友聚会的开心事,却被冬冬这位“不速之客”给搅乱了。
李玉宁告诉记者,当时大人们都在客厅看电视聊天,冬冬就不停在几个房间里来回跑动。“开始我也没有在意,觉得小孩子好动很正常。”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妻子回卧室拿东西发现,冬冬把梳妆台里的东西翻了一地,还把衣柜里的衣服扯出来扔到了地上。
虽然并没有任何东西损坏,朋友也连声道歉,称孩子不懂事,但李玉宁的心里却很不舒服。
就餐:“小皇帝”让人尴尬
市民董晓燕最近也遇到一件尴尬的事。上周六她和几位同事聚会,席间服务员刚端上一盘青椒炒肉,一位同事的儿子见了立即说:“我最喜欢吃这个。”说完端起盘子就倒了一半菜到自己碗里。孩子妈妈也有点不好意思,给儿子打圆场说:“他就爱吃这个,大家多包涵。”在座的人嘴上都说着“没关系”,但董晓燕心里颇有看法。
“虽然只是一盘菜,但是孩子这样的做法让在座的都很尴尬。”董晓燕认为,不能因为尴尬,就以孩子“喜欢”为借口,纵容孩子不顾礼仪。“礼仪绝对不是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长在身上的东西。”据她介绍,自己平时就很注重对儿子这方面的教育,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儿子还会主动夹菜给她吃,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件事,却让她很感动。
记者了解到,除了“垄断”某盘菜,遇到孩子抢位子、不等长辈自己先吃、含着食物说话等行为,都让许多人心里有一丝不愉快。
平日:熊孩子“不懂事”
节假日期间,马静家里来了几位亲戚,但是自己14岁的儿子明明却赖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平时就是如此,不和家人打招呼,来了客人也不出来主动说话。”马静很无奈,儿子平时在路上见到她同事和朋友,也不会打招呼。
马静告诉记者,她认为儿子可能比较内向,但是她从儿子老师和同学处了解到,在学校,儿子却是一个活跃分子。
和14岁的明明不同,懂礼貌的阳阳受到街坊邻居们的交口称赞。“很小的时候我就教他,在家里要学会帮父母分担简单的家务,在外面见到人要主动问好。”阳阳的妈妈刘女士认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可以从生活中最简单的打招呼、说话教起,要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回家和离家的时候要与长辈打招呼,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使孩子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采访中,记者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在家太爱折腾了,每次玩玩具、看图书、换衣服都弄得乱七八糟,让他们自己整理时,不是说累了,就是说不会,总是指望家长来替他们收拾。
说法
“平时大人多说多教,一定会培养出孩子懂礼貌的好习惯。”对于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市民王先生有自己的方法。他告诉记者,在路上就要告诉孩子,要去哪里,怎样称呼主人;当主人端上糕点水果的时候,应该道谢;不要随便玩弄主人家的摆设和物品,更不能任意开柜子门、冰箱等;临走时要和主人说“再见”。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的相。”市民陈老先生告诉记者,老辈传下来的话是有道理的,他对自己的子女和孙辈经常都念叨着这句话。他认为孩子要做到的基本礼仪是:进餐前要先请长辈或客人先就坐;进餐时尽量不发出声音,不口含食物讲话;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翻拣;如果在家里吃饭,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应该主动帮家人摆放碗筷、收拾餐桌、洗刷碗筷。
“在家乱放东西如果不加以纠正,以后到了学校和别人的家里,把别人的东西也乱丢乱放,是不礼貌的。”市民袁冰认为,要培养孩子在家里用完东西整理好的习惯,不但节省了找东西的时间,也可能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负责到底”的责任心。在袁冰家,记者刚好看到,他4岁的儿子琪琪正在把玩具放进收纳盒子里。
“琪琪现在已经学会整理玩具之类的东西了。这应该算对孩子家庭礼仪的培养,要让他知道,随便乱扔东西而不去整理,是对父母的不礼貌。”袁冰说。
记者 曾凯
责任编辑:刘健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