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s of MOCA 徐冰专访 如何用图标沟通
精彩内容: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宋宇晟) 今日,“钻石之叶”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艺术家、本次展览策展人徐冰认为,纸媒书籍被化为“艺术”或“文化代表物”的趋势在延伸。
超出一般意义上的书籍
本次展览包括主体展和三个副展览。主体展中不乏重要作品,如“超现实主义之父”达利、观念艺术家布鲁斯·瑙曼、瑞士手制书艺术家罗斯·迪埃特等人的作品。在徐冰看来,这些欧洲重要艺术家通过这种在书籍上的实验,表达其观念,并给人以思想启示。
此外,徐冰也指出,本次主体展中有40%的作品为中国艺术家近三年来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的质量比我们预期的要高”。
三个副展览分别为“诺贝尔文学奖著作手工书设计”作品、“会动的书” 小型“立体书”展和“艺术家的旅程”。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本次展出的书籍种类繁多,其中不少作品已经超出了人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书籍。例如,有的作品表面是书的外形,但外壳之内只是一块砖头;有的“书”所用的“纸张”是用陶瓷制成的;还有的作品将浮雕嵌入书中。
书籍阅读功能的弱化与艺术化趋势
在本次的展览中,书籍被当作艺术品放在橱窗中展出。其为人们阅读的功能已经在弱化。
事实上,三年前举办的首届“钻石之叶:百年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的前言就曾指出,在“读者”转型的时代,纸媒书籍有可能被最终化为“艺术”或“文化代表物”。
三年之后的今天,徐冰认为,这种趋势还在延伸。
在本次展览的前言中,他写道:“三年来随着数字工具的发展,也随着新生代进入阅读年龄层,人类的阅读方式正按照我们三年前展览所预示的抛物线方向在延伸。”
在徐冰看来,这种书籍艺术化的趋势是“全球艺术家手制书的共有语境”。
他说:“艺术家要在这种打开与翻动的特殊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而具体到中国,徐冰认为,中国特殊的文化基因也映射在中国艺术家的制书细节中。在手制书领域,中国这种“特殊的文化基因”体现为中国独特的纸文化,装裱文化,卷轴、册页文化等等。
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和雅昌文化集团主办,将持续至11月25日。
相关图片:
↑图:当代艺术家徐冰应邀担任中国服装论坛首席艺术
↑图:徐冰讲述作品理念
↑图:徐冰:自由是自己给的_网易艺术
↑图:徐冰作品:《鬼打墙》 第2页
↑图:徐冰 艺术将中英文融为一体_艺术中国
↑图:徐冰2003年作品_图片_互动百科
↑图:徐冰作品 (15) - 徐冰作品赏析 - 徐冰个人网站-艺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