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

图片大全

[杨争光]杨争光博客_杨争光:活一辈子脱不了农民那张皮

 840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10-20 9:22:03

影视后期个人Demo【杨争光Maya作品和制作演示】


精彩内容: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在中国文坛,杨争光绝对是个异数。很少有人能用极简约的文字,讲述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很少人具有个性鲜明的风格化叙述语言;很少有作家在讲述土得掉渣的人情世故时,能做到既幽默风趣又诗意典雅。这些,恰恰都体现在杨争光的文学世界里。从杨争光的长篇小说《从两个蛋开始》、《少年张冲六章》到中篇小说《老旦是一棵树》,以及短篇小说《公羊串门》,都是文坛公认的杰作。

杨争光的亮相,相对于他作品的曝光率而言,往往会滞后很久。这个有“一根筋”特质的昔日“陕西农村青年”、今日文坛著名作家,无论写小说,还是搞影视剧,一拿出来的都是硬货。他却对深晚记者说,像他这样的人,活一辈子也脱不了农民那张皮。

越活越明白

在深圳依然保持自己的“慢”

1978年之前,杨争光只是陕西省乾县幸福村一个“正抓紧一切机会往上爬,想改变农民身份”的青年。能赶上1978年,杨争光直叹幸运。在他看来,那是“五四”之后中国的第二次启蒙,只不过“很快被经济建设冲淡了”。这一年,杨争光考上了山东大学。

在山东大学的操场上,杨争光就遥想过自己以后会是何等年纪、会过何种生活、干着何种工作。“现在,我还真活成了当年自己想的样子。没有修理人,自己修理自己,不给组织添麻烦,自己也还痛快。”

杨争光1999年从西安来到深圳,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来深之前,他已创作出《黑风景》、《赌徒》、《流放》、《老旦是一棵树》等系列中篇小说,被命名为乡村历史小说、地域小说、寻根派、先锋派、土匪小说、暴力和仇恨小说等,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重要的先锋派小说家之一。

在深圳这个快节奏的城市,杨争光依然保持着他的“慢”,隔几年,才会拿出一部新作,就像他的小说——有一种沉默的、有度的节奏,始终保持着一点寂静的“凉”和疏离的“硬”。“在浮躁的人中我算不浮躁的,在不浮躁的人里我算浮躁的”。杨争光说自己不能同时做两样事情,由于很看重,就写得比较小心,怕写坏,这也会影响写作的速度。所以,几年写一部并不是他有意控制的结果。

1999年,刚到深圳的杨争光,先后写出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越活越明白》和短篇小说《公羊串门》。2003年,杨争光的长篇小说《从两个蛋开始》面世。这部波澜壮阔的农村题材小说撷取了符驮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以来有意味的历史片断,专门记叙凡人琐事,野史村言。其对乡村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行止的日常哲学的观照与调侃,俱来自杨争光式独一无二的透彻、犀利和诡谲目光。2009年,杨争光发表并出版的《少年张冲六章》,也被评价为2010年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并获得了2010年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领风气”之作

影视创作应该有所担当

无论是来深圳之前的《赌徒》、《老旦是一棵树》,还是来深圳之后的《少年张冲六章》、《驴队来到奉先畤》等,杨争光的作品都在探讨民族根性。杨争光说,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是经过抽象后的人性的两个极点,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人性,经常处于两极间的灰色地带,相互纠缠,甚至像交融的水乳一样难以区分,这正是小说艺术需要面对并要言说的东西。

杨争光与深圳这座城市的联系也越发紧密。2012年11月,《杨争光文集》一套10卷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并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首发研讨会。该文集包括长篇小说三卷,中篇小说两卷,短篇小说卷,诗歌卷,电影卷,交谈卷和回答卷,汇集了作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和电影剧本等。文集收集了相当数量的重要作品,不少是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名篇巨著,部分作品还通过翻译成英、法、俄、日等文字被介绍到国外。2014年,《杨争光文集》获得“第27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除了写小说,杨争光也搞影视剧创作。多年前,杨争光凭《双旗镇刀客》编剧、《水浒传》编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总策划,成为炙手可热的国内著名影视编剧。别人介绍他时,说“作家杨争光”,人们反应平淡;说《水浒传》编剧之一,总会有人因此热情起来。“写电视剧不纯粹是为了钱,但首先是为了钱,每每想到此,就由不得难堪、尴尬。”杨争光说,影视的写作,可以是一个生存的补充途径,但不完全是生存。

2014年,由杨争光编剧的大型青春武侠电视连续剧《唐朝少年》在横店举行开机仪式。杨争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是一部娱乐大众的武侠剧,但他仍然希望《唐朝少年》成为“领风气”之作,为浮华的古装剧带去一股清新之风。杨争光说:“一些大热之剧把腐朽当华丽,把阴谋当智慧,这是我不能同意的。影视剧虽然是娱乐产品,但它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构建有巨大影响。创作者应该有所担当。”

包容与开放

深圳文化的根在全国

记者请杨争光谈谈自己和深圳的关系。他说,来深圳已经十多年了,深圳给了他宽松的创作环境。他的重要作品几乎都是来深圳之后创作的,他应该感谢深圳。

“不过,我很少写有关深圳题材的作品,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以后应该会写的。我有时候会想,深圳会不会因此而对我不满呢?我想不会的,深圳是一个具有包容和开放精神的现代化都市,对文学的理解和面对世界的态度是一致的。她不狭隘,也没那么小气。”杨争光说。

对于深圳文学的特点,杨争光认为,跟一些文学大省、文学大市来比较,深圳文学显得薄弱一些,但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为文学需要积淀,急不得。深圳有大批的不靠文学为生的写作者,他们热爱文学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这是深圳文学的未来和希望。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应该更主动地为他们培育适合文学生长的土壤。

深圳文学要形成独特的文学个性,需要时间,也需要文学自觉,不必焦虑也没必要自虐。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根在全中国,全中国文化的根都应该被深圳利用。它应该是一个包容性最强的城市,很可能这种包容性将来会成为深圳文学非常突出的特点。

人物档案

杨争光

杨争光,一级作家,影视编剧,深圳市文联副主席。1957年生于陕西省乾县,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诗歌、小说、影视剧写作。著有《土声》、《南鸟》、《老旦是一棵树》、《黑风景》、《棺材铺》、《从两个蛋开始》等小说,担任电影《双旗镇刀客》编剧,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编剧之一,《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总策划。

经典语录

像我这样的人,活一辈子也脱不了农民那张皮。

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是经过抽象后的人性的两个极点,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人性,经常处于两极间的灰色地带,相互纠缠,甚至像交融的水乳一样难以区分,这正是小说艺术需要面对并要言说的东西。


相关图片:

主持人随机采访杨争光先生

↑图:主持人随机采访杨争光先生

著名作家杨争光做客长安大讲堂

↑图:著名作家杨争光做客长安大讲堂

杨争光:哀我不幸,憎我不争_文化_金羊网

↑图:杨争光:哀我不幸,憎我不争_文化_金羊网

杨争光+查看大图

↑图:杨争光+查看大图

年度小说家”提名——杨争光__鲜橙互动

↑图:年度小说家”提名——杨争光__鲜橙互动

杨争光:“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_中国作家

↑图:杨争光:“一个难以归类的作家”_中国作家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企业推荐 | 推荐电商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