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代言 李一男会成为下一个雷军吗
精彩内容:
技术出身的李一男又创业了,带着他对技术的天才般的敏感,敏锐的发现了传统电动踏板车行业里蕴藏的巨大机会。然而,刚听到李一男创业是做电动踏板车时,难免会让人觉得李一男这次创业太普通了,电动踏板车有什么可革新的地方呢?李一男打造的小牛电动会有哪些与众不同?是什么打动了一众投资者的心?他的团队又有哪些过人之处,能支撑起一个看似没有前途和钱途的小牛电动的未来?
锂电革命先行 电动踏板车中的特斯拉?
电池的寿命关系到硬件的生命力,这句话并不为过。回看过去,锂电就曾改变了多许多传统行业与产品。其中,MacBook Air改进电池寿命的策略就是在设计中采用了锂电池,使得在单次充电之后,11英寸的MacBook Air可以持续使用9小时,而13英寸的MacBook Air则可以持续使用12小时。
而已经大名鼎鼎的特斯拉,同样是采用锂电,其85kW?h版本的Tesla电池组就是由近7000节18650锂电池构成,即便是今年刚推出的特斯拉入门车型升级版,续航也能达到240英里。而早在2013年,为了满足特斯拉对锂电池越来越大的需求,业界就预测因特斯拉的锂电革命未来几年内全球锂电池产量需要增加两倍或三倍,同时让特斯拉对全球锂电池行业拥有重大影响力,这将导致全球锂电池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事实上,电池更是电动踏板车的痛点所在。因为国内电动踏板车产业普遍采用的铅酸电池不仅存在续航里程太短的问题,而且寿命也不理想。
在这种背景下,李一男的小牛电动掀起了电动踏板车的锂电革命,成为第一家使用锂电池的产品。可以预见的是,对于电动踏板车来说,锂电的出现必将会颠覆这个行业以及电动踏板车这个传统的产品。而这种开电动踏板车锂电先河的魄力,或许会让李一男打造的”小牛电动“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对传统电动踏板车行业起到彻底颠覆的效应。
自建工厂而不代工为哪般
雷军被誉为营销天才,李一男则一直被视作技术天才,然而,两位天才在选择产品生产战略时却截然不同。雷军选择的是代工厂合作,而李一男选择的则是自建工厂的自产模式。那么,这两种路数有何不同呢?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小米的代工厂模式从初期开始就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生产跟不上供应,更多时候还会因为芯片没量产而在生产上一拖再拖,或许也正是让雷军选择饥饿营销的原因之一。
而反观李一男的自建工厂模式,其并未与相对成熟的传统电动踏板车企业通过合作代工生产,而是在江苏常州设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整车与零部件的生产,拥有成熟的流水线和供应链。其中,工厂面积近2万平米,占地50亩,建立有4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和2条测试流水线。这就意味着小牛电动从销量和成本都可以自己控制,不仅没必要搞饥饿营销,而且在量产供货的及时性上,以及在日后的定价和营销上,等于都掌握了主动权。
投资方与团队组成豪华阵容 李一男与胡依林珠联璧合
有了锂电革命和自建工厂,小牛电动的优势立即凸显出来了,其前途和钱途也显而易见了。而在资本上,更是赢得了投资人的青睐。
据我了解,目前,李一男的牛电科技的投资方已有GGV、IDG、红杉、创新工场李开复、真格基金徐小平、明势资本、梅花天使等,天使轮及A轮的总投资规模近5000万美元。
那么,李一男的此次创业缘何赢得一众投资人的争先恐后,我想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其一,上面提到的锂电革命和自建工厂,是很重要的的两个加分项。其二,李一男的技术出身、从业经历和远见卓识是被投资人看好的另一原因。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李一男不是一个人在创业,而是一个团队在作战。其中,小牛电动的创始人&副总裁胡依林又是继李一男后,增加投资方信心的公司第二个核心人物。
说到胡依林,可能了解他的不多,但看看他的经历,我们就知道为何他在牛电科技的地位也是增加投资人信心的一大原因。
我了解到的资料显示,胡依林广泛涉猎视觉、交互、工业等多个设计领域,被称之为业界著名非“职业”(跨界)设计师。其曾先后担任微软中国MSC UX Shanghai概念设计师,世界顶级设计公司青蛙设计FrogDesign Shanghai设计分析师,并成功推出设计产品包括“Xzoomer”电力机车、“硬糖”皮具系列、UT.Shoes “小飞鞋”创意超轻鞋履系列。
而在牛电科技,胡依林主要负责的恰恰是他所擅长的设计和产品。
可以说,负责产品和设计的胡依林不仅加码了小牛电动在投资方心中的分量,而且也让小牛电动的产品和设计能在锂电革命、自建工厂等优势之余,拥有更多工业设计上的亮点,这无疑也为小牛电动颠覆传统电动踏板车行业、为牛电科技的未来赋予了更多可能。
相关图片:
↑图:近日,李一男要进军电动自行车的消息传遍了整个 电动车
↑图:李一男将再次创业,专注电动助力车领域. 4月2日,李一男发微
↑图:李一男将再次创业,专注电动助力车领域. 4月2日,李一男发微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