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型水陆两栖三轮摩托艇和电动水陆碰碰车
精彩内容:
2015年11月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顾家岛海域浅水区,有一部既敏捷又能干的运输工具,一会儿下水为船一会儿登陆为车,引人注目。经了解,这种新式运输工具被当地渔民称作“两栖三轮摩托车”,是来自当地一名渔民张洪奎的创新发明。韩波/东方IC
“两栖三轮摩托车”的主人也是发明人张洪奎,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渔民,今年43岁,从事打渔20多年了,他的爱动脑筋琢磨事儿,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图为渔民张洪奎创新发明的“两栖三轮摩托车”停放在码头一角。
2011年夏天,张洪奎和其他渔民出海归来时,因为船大水浅无法靠岸,捕回来的鱼都要靠小渔船运到岸边,再用三轮车或人力运到指定地点,费时又费力,本已十分辛苦的渔民又被这番折腾累得精疲力竭。那时张洪奎就在心里萌生了一种念头,能不能发明一种既能在陆地上跑又能在海里当船用的运输工具?图为两栖三轮摩托车入水瞬间。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没有一丁点儿机械知识的张洪奎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小发明,且一投入便是两年多。最终他用时两年多花了近2万元,于2013年秋天设计制造出了这部“两栖三轮摩托车”。他也因此被当地渔民冠以“渔民发明家”的称号。图为“渔民发明家”张洪奎正在自家门口修补鱼网。
最让张洪奎引以为豪的是:摩托车水陆两栖只靠一台发动机即可制动,而且水陆切换非常流畅,动力足,浮力稳定,只要会驾驶三轮摩托,驾驶这款车就没问题。车的材质自重0.75吨,载重达一吨,节省了大量劳力和体力。忙完自家的渔活儿,还可以帮周围渔民忙活计或者应应急,非常快捷便利。
相关图片:
↑图:青岛渔民发明两栖三轮摩托车 仅有小学文化
↑图:青岛渔民两年发明两栖三轮摩托车 仅小学文化
↑图:渔民亲切地冠以
↑图: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禁忌.基于在生存历程中对发明工具的崇
↑图:渔民发明的泥鳅钻豆腐
↑图:船加以改装,帮助渔民发明了
↑图:李肇星分享外交故事 领带是芬兰渔民发明的
↑图:瑞昌渔民发明多功能活鱼装卸机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