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韩信、樊哙、夏侯婴Vs项羽、项庄、龙且
精彩内容:
刘邦自述(二):几个志同道合的哥们
文/巫解
关于童年,我能知道些什么?我经过,我忘记。但又忘的不彻底,于是便叫做“模糊”。
我只记得,那时候的生活还算富裕。前面说过,我的养父刘煓是个比较有脑子的小市侩。他用从老卢那里讹来的钱,买了几亩地,又用从地里挣来的钱,干起了不大需要体力劳动的小买卖。折腾到后来,他俨然一副小地主的派头,其实,严格点说,也就是个小富农。他那点本事,最多也就抵达这个人生高度了。
由于有点小钱,他就把我送进了村里的私塾。当时,跟我一块结伴而学的,是我同母异父的弟弟卢绾,他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晚了半个时辰——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哥们。
和我一样,卢绾打小也是个聪明孩子。和我不同的是,他更爱学习。每当先生摇头晃脑地呻吟完一篇叫做文章的玩意后,他都能不慌不忙地迅速把它装进大脑。而我的大脑中,从来不肯装进这些没用的废物——当然,后来我发现,我此时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尽管卢绾比我成绩好,但他综合素质没我高。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我可以让我的同学们心甘情愿地帮我写作业,而他只能自己完成。仅凭这一点,他就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他日后告诉我的。
因为学习不好,在我会写“刘季”(这是我跟随了我四十多年的名字)这俩字之后,我就主动辍学了。而卢绾则继续深造。对于我的退学,养父老刘是举双手赞同的。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不仅可以省下学费,还能帮他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
不过,他错了。我固然不是学习的材料,但我就是个干农活的货吗?非也,非也。
离校后,我一步踏进社会,顿感如鱼得水。这广阔天地,才是我刘邦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啊。什么私塾,什么田地,什么小买卖,那都是笨蛋的避难所。
靠着本人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我迅速结交了一群小哥们,他们唯我马首是瞻,在中阳里的每条街道上,呼啸而过,留下我们发黄的尿液。
哥们很多,但主力阵容也就那么几个,分别是周勃、樊哙、夏侯婴、纪信,号称四大金刚。
周勃家里比较穷,无地无财,靠织席为生。周勃比较老实,但手劲挺大,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条大狗的狗头捏碎,给我们献上了一顿可口的烤狗肉。
樊哙家里比较宽裕,他爸是杀狗的。和周勃一样,樊哙的手劲也不小,长得又黑又粗,乍一看像个弱智。其实这小子粗中有细,可谓智勇双全。后来,他成了我的连襟。
夏侯婴家里是赶大车的,仅仅温饱。他老爸的驾车技术,远近闻名,据传,他可以闭着眼让马车在拥挤的市集上像条蛇一样穿行,周围人毫发无损。由于家庭熏陶,夏侯婴的驾驶技术也是一流的,后来,他成了我的贴身司机。
纪信是个孤儿,住在村头的破庙里,靠吃百家饭长大。此人生性凶狠,打架时,动不动就拿板砖打爆人家的头。我教育过他多次:打架讲究个点到为止,表演到位就行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嘛,可他死不悔改,屡教屡犯。不过,他是对我最忠心的。他曾说过:刘哥,我可以为你去死。后来,他履行了自己少年时的诺言。这也是我至今无法挥去的痛。
带着这帮小混混,我整日像个元帅一样策马扬鞭,从大人们侧目的余光中潇洒地穿过。那是我的幸福时光。
相关图片:
↑图:鸿门宴 角色 陈之辉饰夏侯婴
↑图:夏侯婴的后代. 近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夏侯婴
↑图:矢量京剧脸谱夏侯婴图片
↑图:京剧脸谱欣赏 夏侯婴
↑图:仁义凝聚人心--夏侯婴顶罪
↑图:夏侯婴、夏侯惇出生于此. 根据史志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孔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