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春华水务李建平董事长:水资源的保护
精彩内容:
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近期规划
◇本报记者 福荣
据中国政府网17日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呼和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外,要求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5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1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176.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中心村,优化村镇布局,在保持乡村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村(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人口控制在258万以内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58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1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要根据呼和浩特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研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等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疏解区域过境交通,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按要求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重点防灾设施和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加强对哈素海、霍寨沟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实施。
加快棚户区等项目建设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重点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
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塞上老街—大召、席力图召—大盛魁等历史文化街区,和林格尔土城子、云中郡故城等重要遗址,以及和硕恪靖公主府、王昭君墓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保护好自然山体和水体,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控制和引导,突出山、河、城、林有机交融的城市自然景观和多民族聚居的人文特色。
相关图片:
↑图:呼和浩特市政府领导到蒙昆公司调研
↑图:春华水务董事长李建平 如何发挥净水设备功能
↑图:呼和浩特代市长王波到红云红河蒙昆公司调研
↑图:呼和浩特代市长王波到红云红河蒙昆公司调研
↑图:呼和浩特市政府领导到蒙昆公司调研
↑图:李建平 发来的电子邮件.在信中, 李建 框架内相互尊重
↑图:广汇汽车总裁李建平获得
↑图:江西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首位受益者.李建平摄(人民视觉)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