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 三上轿选段 田敏演唱
精彩内容:
牛亚杰 | 文
豫剧(英文:Yu Opera)起源于中原(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豫剧唱腔以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它又细分为四大声腔,分别是: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以及沙河调,而这几大声腔之中又以发源于开封的祥符调为首。
祥符调也是豫剧的母亲、妈妈,是中国最早的豫剧唱腔。
在经典的豫剧曲目中,有很多是讴歌颂扬我国古代伟大的女性,无论是英姿飒爽、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还是一代巾帼,不让须眉,领兵打仗的穆桂英,还是坚韧善良、不屈不挠、大义灭亲的秦香莲,无不是豫剧千百年来竞相传唱的经典,这些豫剧主角的鲜明性格特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一定程度上,提起豫剧,人民群众就能立马联想到花木兰、穆桂英、秦香莲等这些经典人物,他们似乎已经成为了豫剧的代名词。这些女性的形象也已经成了豫剧之母的样子:勇敢、大方、坚强、善良、美丽。
作为豫剧的主流,祥符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的风格,成为中国戏剧艺术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明星。
公元1008年,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元年,附郭都城的开封县也改名为祥符区,在开封一带演唱的梆子声腔,就称为祥符调。
祥符调为标准的中州正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它独具的地域特征和相应的有别于其它流派的演唱风格都为听众所赞叹。
祥符调不仅是豫剧之母,更是河南之魂。她蕴含着中原大地近千年的历史风俗与文化积淀,更是千年来大河儿女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的显现。在异域他乡,祥符调也是背井离乡的中原儿女慰藉思乡之情的良药,是维系散布在地球各个角落的河南老乡的纽带。
祥符调的存在,是中原丰厚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与北宋时期的杂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直接承接着明清弋阳腔、女儿腔(亦名弦索调)、汴梁腔、乾梆戏、河南讴的艺术精髓,因此被称为“豫剧之母”。
国有国粹,省有省粹。民间有谚:“祥符调,豫符号;祥符调,豫味道;祥符调,吉祥到。”她不仅以追本溯源的探索精神将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形成传唱的经典,更推陈出新,将现代社会的悲欢离合、日新月异再次以艺术的形式将其打造成新的经典。
简而言之,作为豫剧之母的祥符调不仅传递着吉祥、幸福、快乐,更将乐观、坚强、勇敢、善良的中国母亲特征演绎的淋漓尽致。
相关图片:
↑图:豫剧二团主要演员田敏主演的《秦雪梅》,受到观众的欢迎.
↑图:豫剧 春秋配
↑图:尽展豫剧艺术魅力 赵吟秋折子戏专场将上演
↑图:豫剧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唱腔精湛、
↑图: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苍凉激越、动人心魄的唱腔,赢得了现场
↑图:豫剧名旦介绍
↑图:豫剧 春秋配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