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花钱保健康穷人攒钱捐医院 陈安之马云杜云生 徐鹤宁演讲
精彩内容:
海外网2015-11-24 15:01:24
老太攒钱捐家乡。
杨水英老人今年已经86岁了,她是一名华侨,在美国做了20多年保姆,省吃俭用攒下200多万元,几乎都用在了家乡的建设上。道路、防洪堤、卫生院、敬老院……村里无数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饱含着她的汗水。
杨水英出生于1929年,16岁时嫁到猴屿郑家,丈夫早年下南洋谋生,后来辗转到美国。1981年丈夫接她到纽约时,她已经52岁了。
刚开始在美国,她过得很辛苦,英文一窍不通,四处找工作碰壁,只能在唐人街福州老乡开的店里干点简单的活,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这里的生活节奏很快,很多打工的年轻人都没时间照顾孩子,而纽约的幼儿园只接收3岁以上的孩子,于是她在家开了一个“托管班”。
一开始只有附近的老乡送孩子过来,后来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美国家庭的孩子。几年后,生活渐渐好起来,可是杨水英依然坚持做保姆。
杨水英生活很节俭,夫妻俩一个月的花费都在300美元以内,很少买新衣服,杨水英把剩余的钱都攒了起来。在她心里,一直有着算盘,就是把这笔钱捐给政府建设家乡。
1996年,杨水英回到家乡,那时猴屿村很穷,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于是杨水英拿出在美国攒下的15万,给家乡捐资修路。之后,杨水英每年都会回家乡,询问哪里有困难......这些年,杨水英共捐善款200多万,帮助家长改造了很多。
对于她的做法,一开始丈夫很是不理解,但是当丈夫看到家长变化时,就完完全全的支持杨水英了。杨水英说,只要她还有力气,口袋里还有一分钱,这件事她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杨水英说,“很多人问我把这么多钱捐出去心不心疼?真的不会啊,留下的钱,自己够花就可以了,花在家乡建设上能享受到的人更多,这是更大的福气。”
省吃俭用攒钱 为兑现儿时诺言
到美国几年后,杨水英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不需要她那么辛苦地赚钱,但杨水英却坚持做保姆。也因为这样,在美国前十多年时间里,她几乎就在家附近方圆1公里的地方活动,没去过公园,没下过馆子。“出门不是为了买菜,就是带孩子出去透透气。”
杨水英的生活也十分节俭,夫妻俩一个月的花费都在300美元以内,很少买新衣服,杨水英把剩余的钱都攒了起来。“当时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一张张零钱整合起来,变成一百美元后,再锁进抽屉。”
家人都只当杨水英攒钱是因为早年节俭的习惯,事实上,杨水英一直有个盘算:等回到家乡时,就把这笔钱捐给政府,用于建设家乡。杨水英说,她四五岁时,父亲总对她念着,哪天家里有钱了,就将钱捐给国家,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时小小的她便向父亲许下诺言:“我长大有了钱,就给家乡修路!”
相关图片:
↑图:家乡越来越好,她十分开心 感动理由 【老太攒钱捐家乡】
↑图:老太捡废品挖野菜攒钱遗赠10万助家乡修路
↑图:辛苦攒钱学车半年 身高不够b照 泡汤
↑图:老人希望能自力更生攒钱回老家盖房子.如何让受助者有尊严地
↑图:八旬退休教师稀饭萝卜度日攒钱捐助教育事业
↑图:老太攒钱给孙子买礼物 捡纸板时失足身亡
↑图:魏家乡龙王堂村人,此前在万源上高中,妹妹在魏家乡读小学四年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