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

图片大全

[雷汉发]唐山 雷汉发_稻菽飘香金秋行:马屯山楂红彤彤

 66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11-30 15:39:27

洋雷锋在西安为流浪汉发包子7年


精彩内容:

目前,马屯山楂已到了收获的季节。 本报记者 雷汉发

最近这些天,尹才庄60多岁的老支书李俊亭望着万亩即将收获的山楂,每天都乐呵呵的,“这些山楂林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可真成了俺老百姓的摇钱树啊!”

河北省清河县马屯一带,过去土地沙化,环境恶劣,普通农作物的收成不到其他地区的一半,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成了全县最贫困落后的地方。“一到春天,漫天风沙,吃顿饭必须关好门窗。大风过后,乡间路上的沙土厚得能埋半个自行车轱辘。”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李俊亭记忆犹新。

穷则思变。当地政府聘请农业专家勘测,发现这种土质特别适合山楂种植,于是在1986年,马屯号召村民大面积种植山楂。但山楂怎么种?效益怎么样?老百姓心里没有底。“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干部”,一心想带领百姓脱贫的村干部们带头搞起种植,你种10亩,我种8亩,他种5亩……当年种植山楂近200亩。来年秋天一算账:一亩地种植山楂50株,每株产果150斤,每斤市场销售价格按1.2元计算,每亩可产生经济效益9000元,带来直接经济收入8500元。看到效益,吃了定心丸的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山楂,不仅地里种,连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上也都种上了山楂树,三年时间,马屯发展山楂10000余亩。

山楂种上了,但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结出的山楂果个头小、品质差,卖不上好价钱。

“山楂产量不低,可是品质差,只能当打浆果卖,每斤只卖几角钱。辛辛苦苦一整年,10亩地的收入不到2万元钱,一气之下,我刨了两亩。”村民牛兰奎说。

“没技术作后台,丰产不丰收呀”。一些村干部找到镇政府,镇上的农技员高俊英联合28户种植大户,成立了“马屯红果合作社”,建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聘请专职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指导,严格按照科学的工艺流程和国家无公害管理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并统一农资供应、技术管理、产品认证、分级包装、加工销售,注册了“只恋”品牌。这下,马屯的山楂“翻了身”,从打浆果跃升为一等品。合作社还建了山楂网站,马屯的山楂远销到山西、山东、北京、天津、吉林等地。

行情好了,牛兰奎把前几年刨掉的那两亩地又种上了山楂,还另外再承包40亩地,大面积发展山楂,每年仅销售山楂鲜果一项收入就达34万元。

如今,马屯种植山楂2万余亩,成为平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山楂种植区。马屯一带13个村,家家户户靠着山楂致了富。山楂红了,百姓富了,环境也好了。如今,走到大街上,宽阔整洁的街道、雪白的墙壁、古色古香的宣传画、漂亮的绿化长廊,再加上远远飘来的阵阵花香……这个曾经是全县最落后的地区,一下成为最美的地方。经济日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闫秀珍


相关图片:

雷汉发摄

↑图:雷汉发摄

唐山新貌 记者 雷汉发摄

↑图:唐山新貌 记者 雷汉发摄

台湾展区(记者 雷汉发 摄)

↑图:台湾展区(记者 雷汉发 摄)

本报记者 雷汉发 宋美倩

↑图:本报记者 雷汉发 宋美倩

会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雷汉发 摄)

↑图:会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雷汉发 摄)

作者:雷汉发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图:作者:雷汉发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雷汉发 摄)

↑图: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雷汉发 摄)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企业推荐 | 推荐电商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