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花 01
精彩内容:
记者梁永明
教师节刚过,大山深处,上栗镇万石希望小学妙岭教学点传来朗朗读书声。在这里任教的邱菊清2013年底已正式退休,但她依然坚守在孩子们身边。之所以选择继续任教,并不是因为家里清闲,恰恰相反,邱菊清家里还有残疾的丈夫需要照顾,年幼的孙子需要照看。她说:“因妙岭教学点比较偏远,孩子去外面上学路途遥远且不安全,加上教师缺乏,我退休后庙岭教学点很有可能将不再存在,孩子们上学就成了一个难题,想到这些,我决定在庙岭教学点继续教下去。”
39年前,邱菊清走进上栗县大山深处的斑竹山,成为了一名代课老师。那一年,她才18岁。代课教师的工资十分微薄,当时许多人熬不住这份清苦,纷纷离学校而去。有人劝邱菊清:“走吧走吧,留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可是邱菊清只是笑了笑,继续呆了下来。因为她出生在斑竹山,深知山里的孩子们读书有多么艰辛,她更知道如果自己走了,这山里就再也没有人来教孩子们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从大山深处搬走了,斑竹山小学不断萎缩,由一个200多人的学校变成了只有10多个孩子的教学点,到1999年,只剩下6个孩子。考虑到斑竹山离镇上太远,教育部门保留了这个教学点,邱菊清则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一位老师,几个学生,这就是学校的全体人员。而邱菊清不仅担负着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了教学点的日常管理工作。乡亲们为了留住邱菊清,纷纷来到学校,将她带的饭拿到自家去热好,帮她挑水砍柴,望着乡亲们热切期待的目光,邱菊清作出了一个这样的承诺:“放心吧,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不离开!”而那一年,她丈夫出事故,左腿截肢,必须要照顾,柔弱的邱老师没有放弃,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做好中午的饭,为爱人煎好药,然后,她带着午饭去学校上课。
39年,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然而邱菊清对孩子们的那份爱始终没有变。在孩子们眼中,邱菊清既是老师,又是妈妈。她为了能让带饭上学的孩子在中午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在学校搭了个小灶台给孩子们热饭菜。她把自己种的蔬菜拿到菜市场去卖,为孩子垫付学费,买作业本和笔等文具。 39年,邱菊清一直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也一直深爱着这个职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邱菊清退休不退岗,坚持守护着大山里的孩子,犹如妙岭一朵不凋谢的山菊花。
相关图片:
↑图:山菊花 我喜欢的
↑图:科学网 散发芬芳的山菊花 王栋的博文
↑图:作品 山菊花作者 作品简介
↑图:山菊花电影图片
↑图:山菊花电影图片
↑图:点击查看下一幅 作品主题:山菊花 2011-8-24上传图片 photo
↑图:山菊花 作者 paic hrb 蜂鸟相册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