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冬程莉莎柏林秀恩爱 如同初恋
精彩内容:
郭晓冬出生于山东临沂的一个小乡村,家境贫寒的他曾辍学辗转各城市打工挣钱。而程莉莎则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家庭背景的差异曾影响到两人爱情的发展,但是冥冥中剪不断的姻缘最终让两人走到了一起,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1974年,郭晓冬出生于山东临沂的一个小乡村。少年时代在田间长大的郭晓冬,下地劳动是每天唯一要做的事情。而农村的闭塞,家里经济条件的拮据,不得不让他年仅十几岁,就外出打工,辗转全国几个城市,还是孩子就做起了北漂。
在郭晓冬的印象当中,他的家境那个时候的的确确不是很好。他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完早自习,老师说要交下一个学期的学费,三十多块钱,不是很多。但是当时对他们家来讲,确实是很大的一笔数字。那天早晨郭晓冬回到家,他妈正坐在院子里烙煎饼。他犹豫了半天,张不张这个口跟妈妈说学费的事。想了半天,他说我不读书了,他妈就楞在那边不动了。后来那个煎饼就开始糊了,开始着了。后来他妈就说,我现在做不了主,等你父亲回来,跟你父亲商量。郭晓冬父亲回来之后,他就跟他说。说完之后,他们都很沉默,现在郭晓冬回忆起来,明白作为家长不能让自己孩子继续往下读书,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此以后 ,郭晓冬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他打的第一份工是在潍坊掏下水道,很辛苦,也很脏,每次都要把柏油路上的大铁盖掀起来,然后人下去掏。那个味道也很难闻。郭晓冬到现在只要看到井盖闻到那股气味就受不了,落下了病根。
和经历相对复杂的郭晓冬不同,197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公务员家庭的程莉莎,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直至十九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程莉莎才第一次离开家乡,独立生活。而在考入上戏之前,程莉莎不会做饭,甚至连家务活也很少做。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曾是他们爱情路上最大的障碍。
郭晓冬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他讲究门当户对,他与程莉莎家境的差距让他一直在犹豫与程莉莎是否适合结婚,所以一直分分合合。郭晓冬的犹豫也让程莉莎倍感折磨,她觉得自己在与郭晓冬的感情上一直很积极主动,为什么他就是一直不同意呢?她也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她争取跟郭晓冬合拍,可就是合不上去。她最后放弃了,不再接郭晓冬的电话。
直到有一年的圣诞节,程莉莎从外地拍完戏回来,和一个朋友去看刘若英的演唱会。巧合的是,她们的车和郭晓冬的车停在一起。那个时候,郭晓冬和刘若英正好在北京拍《新结婚时代》,刘若英给了郭晓冬两张她的演唱会门票。就这样,他和程莉莎不期而遇。
程莉莎当时还沉浸在于郭晓冬分手的伤痛中,转头想要走,被身边的朋友拦下。她们告诉她,爱的反义词是不爱,她必须得放下了,都过去这么久了。后来,程莉莎想想也确实这样,那下她就豁然开朗了。她觉得如果下次晓东再打电话给她,她不要按掉,信息也得看一下,为什么不看呢,为什么不面对呢。
巧就巧在不到一个星期,郭晓冬打电话给程莉莎了。他想请她吃饭,就在北京。
吃饭那天是情人节,郭晓冬特地借了一身西装,很早的跟导演鄢颇请了假。两人见面后,郭晓冬知道自己不懂浪漫,所以跟程莉莎提议了好几个特别贵的地方。但程莉莎觉得太贵了就都没去,只找了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去吃了饭。
程莉莎说那个日子很特殊,郭晓冬约她的时候他我一直在犹豫,她真的很想放下。郭晓冬一直打电话,说你到底,你到底同不同意啊?后来她听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她也没人约,最想吃饭的人当然还是他。然后她就同意了。那个是两人分别很久以来,第二次一块吃饭。
感情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进一步,他就会退一点,他退一点,你就进一点。那次吃饭以后,程莉莎发现郭晓冬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她曾经想象中的郭晓冬。就这样,两顿饭之后,他们俩人就走到一起,爱情就这样失而复得。
相关图片:
↑图:程莉莎个人资料
↑图:日出 首都剧场今晚公映 程莉莎版陈白露登场
↑图:郭晓冬喜得贵子5斤8两 与妻子程莉莎婚姻幸福
↑图:郭晓冬喜得贵子5斤8两 与妻子程莉莎婚姻幸福 7
↑图:郭晓冬和程莉莎
↑图:郭晓冬携程莉莎羊城亮相 再获时尚好男人奖
↑图:郭晓冬和程莉莎
↑图:郭晓冬和程莉莎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