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视点 徐达内:朋友圈卖面膜没什么前途
精彩内容:
新榜是一个新媒体服务平台,综合评估微信、微博以及其它移动互联网渠道的新媒体运营情况,提供服务如广告对接等
在创业基金会主办的2015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新媒体创业孵化论坛分会场上,新榜CEO徐达内分享了他对于新媒体的一些观点。
什么是新媒体
首先,徐达内开玩笑说新榜就是琅琊榜,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媒体,在琅琊榜里面:飞鸽传书算新媒体;到后来,在伪装者里,电台是新媒体;现在,去关注各种微博、微信才算自媒体。
那么什么是当代新媒体呢?徐达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他的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做新媒体成本模式降低很多。
现在,媒体都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出来的,过去生产新闻,要读新闻系、去报社、电台工作,生产成本很高;现在买个相机就能拍视频、买个手机就是自媒体,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未来一段时间内趋势不会改变。
关于下一个风口,徐达内人为做微信很难,下一个风口有可能会到来,徐达内认为类似“17”的、面向直播的产品中会有超级入口跑出来。
被誉为超级入口的新媒体有哪几类
徐达内认为,超级入口有利也有弊,超级入口带来大量流量、关注,但同时也把自己给裹挟了。
现在典型的超级入口有“两微一端”:包括微博、微信、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在2、3线城市覆盖率明显大于1线城市,相对应的微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在1线城市明显高于2、3线城市。小城市的年轻人微信朋友圈没有多少人,内容消费只能靠今日头条,这是超级入口。
关于四大玩家,包括:政务、企业、媒体机构、自媒体,逻辑不一样,微信为什么在过去一两年内那么受到欢迎,是因为自己不做分发。以前的媒体渠道,想要获取好的位置和流量、甚至收入,需要写专栏、要跟编辑搞好关系,才能发出来、登出来、推荐到首页。而微信的粉丝则是你挣来的粉丝,微信没有首页、不做分发,相对公平很多。
过去两年,自媒体发生的改变
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很轻易地便拥有了媒介属性,开始做各式各样的自媒体。
自媒体的定义和属性也发生了变化:之前,一个人写的就是自媒体;现在,自媒体更多的不再是定义一个人去组织化,更多是民间媒体、社群媒体的概念。
除此之外,音频、视频也是很好的自媒体展现形式。
据徐达内介绍,自媒体是过去两年网生内容中最有活力的创作,去年微信94个活跃账户只有5个是传统媒体,而且他们也在经历着业余走向专业、ugc走向pgc、个人走向团队化、机构化的过程。
自媒体的特征
关于自媒体的一组数据:
超过70%自媒体有变现意愿,20%有变现行为;
抽样调查显示,97.3%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2/8定律:在自媒体这里是0.2/99.8定律;
商业模式以广告、软文为主;
2015年是自媒体投资元年,有1500万公众号,对应5亿活跃用户,平均40、50个用户就有一个公众号,远远地供大于求;
9月份统计:总活跃度有下降,过去半年处于瓶颈期,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还需要新突破;
新媒体存在的不足
难以持续的产出高品质内容:越来越多内容团队加入到这一红海中;
行业生态:马太效应严重,产权、版权问题提上议程;
盈利模式脆弱,网络营销效果很差,微信公众号做转化效果很差,不到万分之一、用户画像很模糊、用户数据全部掌握在腾讯后台;
社群电商刚刚起步,也在探索中;
商业模式只有原生广告、软文;
内容同质化非常严重:抄袭、模仿很多。
内容创业的春天来了吗?
第一,内容创业是最小试错成本的介入,严格来讲,内容消费也是高频需求,有一种说法是:APP是理科生用来创业的,公众号是文科生用来创业的。所以,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内容创业是成本很低的。
第二,选好自己的内容价值
最后,徐达内表示,渠道、容器是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概念,过去做媒体只是做渠道,现在则是注重信息流、用户,注重打造容器将用户留存下来做社群。传统行业是从物到人,形成社群之后,则是从人到物,媒体的渠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创业小伙伴求扩散、求报道、求关注,请戳>>> 登记预约鸵鸟电台采访
相关图片:
↑图:徐达内(微博)
↑图:徐达内的微博
↑图:徐达 徐达 回族 徐达内
↑图:徐达内小报 和讯财经微博 南方都市报 反恐1
↑图:徐达内小报 和讯财经微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图:徐达内,1970年代生,安徽泾县人,他从纸媒、门户、微博、电视中
↑图:徐达内,1970年代生,安徽泾县人,他从纸媒、门户、微博、电视中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