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朗诵作品:卜算子-咏梅(陆游)
精彩内容:
□秦海
陆游有一首《卜算子·咏梅》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了自己即便怀才不遇、不得赏识,也坚守节操不变。此后的许多怀才不遇者也都以此自勉。
毛泽东也写有一首《卜算子·咏梅》词,据说是对陆游《咏梅》词的“反其意而作”。毛泽东的“反其意”并没有否定陆游的词意,却抒发了另一种情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气度、胸怀、境界大不一样,即便不说是升华,也是一道全新的风景了。
这种对前人之作、之论、之说“反其意而用之”的美谈屡见不鲜。白居易曾被贬到江州任司马之职,这是一个闲散之官,没有多少实权,他的心情自然是郁闷的。一夜,他到江边游览,邂逅了一名在游船上弹奏琵琶的女子,琵琶弹得十分精彩。这名女子原是京城的名妓,曾经名噪一时,如今流落到这里的江上卖唱。白居易由此写了一首题名《琵琶行》的长诗,诗中有这样两句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被贬到江州,是“天涯沦落人”;那个女子,京城名妓而流落到此,也是“天涯沦落人”。在天涯沦落这一点上,白居易与这个女子可谓同病相怜。那么,现在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不能因此前并不相识而不珍惜。于是白居易请那女子又弹了一曲,以至感动得连衣衫都泪湿了。如今,偶然相逢而“酒逢知己千杯少”者,都可用“相逢何必曾相识”来表达彼此相见恨晚的情怀,而这样相逢以后也就相识了。
但一位朋友却说过他这样的经历:他有一些神交多年的朋友,却始终没有见过面。一次,他在与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谈及没有谋面的遗憾时,那个朋友说,白居易有“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话,其实也可以把这个意思反过来,“相识何必曾相逢”。我们相识,也是缘分。能相逢当然好,但相逢不了,有这美好的相识,也不遗憾了。这个朋友说,他听了这话,眼前豁然开朗,不能不击节赞叹朋友这个“反其意而用之”。
唐朝另有一位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稹,人们把他俩合称“元白”。元稹不幸,早年丧妻,而他与妻子十分恩爱。可以想见这对元稹的打击之大。他连写了好几首悼念妻子的诗。其中一首有这样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此生此世曾有那名女子为妻,以后就再也找不到那样的贤惠妻子了。这个妻子是最好的,亡故了,也就绝版了。这有如看到广阔无边的海洋,以后再看到任何江河湖泊之水,都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见过了巫山之云,其他山上的云都会相形见绌。元稹对其亡妻就“唯一”到了这个程度。
一次,笔者游览黄山归来,兴致勃勃谈黄山的雄伟壮美和险要,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表达“黄山归来不看山”的兴奋。一个朋友却说,其实呢,“曾经沧海易为水”,沧海的大风大浪都见过了,其他任何风浪就都不过是小菜一碟了。虽然他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反其意而用之”与我之所谈不太“对景”,但就这两句的对应来说,却也各得其妙。是啊,有过大艰大苦的经历,还怕小艰小苦吗?
“反其意而用之”,常常能化出神奇来。如果人家原意也是神奇的,则能化出新的神奇来。这也说明,世上没有绝对的道理,几乎任何道理都有另外的一面。
相关图片:
↑图:郭沫若 陆游咏梅词 镜心 纸本 - 墨香斋主的日志
↑图:卜算子·咏梅(陆游)flash课件人教版
↑图:卜算子咏梅陆游图片|卜算子咏梅陆游赏析|卜算
↑图: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朱淑真:卜算子李之
↑图:卜算子·咏梅 陆游 视频朗诵 曲越 在线播放_高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