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开》20150919 李文玲石小满 瞧这一家子
精彩内容:
马金莲,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中短篇小说集《父亲的雪》《碎媳妇》《长河》,长篇小说《马兰花开》。在《清明》《十月》《花城》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150余万字,有作品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有作品译成英文介绍国外。曾获《民族文学》年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作家突出贡献奖、朔方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马兰花开》获得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正是午夜1点,夜深人静,我清晰地审视着自己内心的慌乱与荒凉。写了15年。人生何其短暂,我竟然埋头沉默在文字里,一走就是15年。15个春去冬来,景物移换,足够牙牙学语的稚子长成乌发及肩的俊秀少女——事实正是如此,女儿快要和我一般高了,翻遍了我一书柜的书,有时候试图和我交流,谈谈她对我某篇近作的看法,并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意见。十五个寒暑交替,年华流走,足够将一个傻气的女孩打磨成满身携带烟火气息的中年大婶。事实上,尽管心有不甘,每当揽镜自照,我还是看到了自己结结实实的改变和沧桑——不管是外貌还是心境。换了人间,老了少年。只有文字还在坚持。从最初引起外界关注的小短篇《掌灯猴》《碎媳妇》,到日渐成熟稳定的中篇《柳叶哨》《赛麦的院子》《长河》《四儿妹子》,到第一部长篇《马兰花开》。再到今年倾力赶写的另一个长篇。有一个感觉,小说越来越不好写了,写得多了,就有了腻味的感觉,看着文字有了一种惧怕。这源于我自身正在面对的困境。是的,在努力书写的同时,我其实正在一步步把自己逼向一个越来越狭窄的空间。语言正在形成固定模式,陷入惯用与浮滑;思维僵化,构思作品容易陷入套路,缺乏新意。我清晰地看着自己像一个埋头拉车的牲口,沿着走熟的道路一直往前走,走入惯性和死胡同。看着自己的作品,自己都有厌烦感,由此推及读者,想必更会失望。已经不止一人告诉我,要警惕写作的惯性,要慢下来,慢慢地打磨,慢工出细活。其实我自己也早就开始警惕。去鲁院高研班学习,是意识到问题之后急需的选择。接着扩展阅读面。行走与阅读,肯定是我将写作的生命力延续下去必不可少的功课。
相关图片:
↑图:马兰花开_娱乐_视频_央视网
↑图:马兰花开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114啦综艺娱乐大
↑图:马兰花开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114啦综艺娱乐大
↑图:石小满
↑图:(图)石小满_图片_互动百科
↑图:石小满 - 搜搜百科
↑图:海棠胡同飘香京城 石小满成了钉子户_中国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