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沉船现巨额宝藏 至少价值20亿美元
精彩内容:
“圣何塞”号残骸
从20世纪初至今,已有几百艘沉寂已久的船只被人们发现。其中有不计其数的船只载着无价珍宝和满箱金币沉入海底。如果你在寻找快速赚钱的新方法,这里有个好建议:穿上潜水服,去寻找离你最近的海底沉船。
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5日宣布,搜寻人员在哥伦比亚沿海发现了一艘300多年前被英军击沉、满载宝藏的西班牙帆船。
“圣何塞”号携带的宝藏
这艘大型横帆船名号为“圣何塞”,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舰队中的一艘商船,1708年在加勒比海域被英军击沉。船上当时据称载满西班牙帝国从其美洲殖民地搜刮来的金银珠宝,价值至少20亿美元。
桑托斯5日在哥伦比亚北部港口城市卡塔赫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最价值连城的宝藏。”
他前一天在微博客网站“推特”上“走漏风声”,宣布发现沉船的消息。他当时写道:“好消息!找到了!我们找到了‘圣何塞’号帆船。”
“圣何塞”号在寻宝界一直是“殿堂级的存在”,近几十年来无数职业寻宝者在寻找它的下落。中南美洲民间有不少关于它的传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曾在其名作《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提到它。
桑托斯透露,政府派出的一支寻宝小组经过分析300多年前的洋流和风向,多方寻找,最终于11月27日在卡塔赫纳近海附近发现了“圣何塞”号的残骸。
沉船残骸
桑托斯说,这片海域以前从未有人踏足,沉船炮台上的特殊海豚雕花让专家确信,这艘船就是传说中的“圣何塞”号。
哥伦比亚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所长埃内斯托·蒙特内格罗说,从政府公开的一些残骸图像判断,这艘新发现的沉船“毫无疑问”就是“圣何塞”号。
针对这些宝藏的归属问题,早先出现过争执。美国寻宝公司“海洋搜索舰队”声称,他们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发现了“圣何塞”号的所在位置,理应分得一杯羹。不过,美国法庭2011年最终判定,这家公司证据不足,宝藏应归哥伦比亚政府所有。
让我们来看看世界上的其他沉船宝藏。
“南海一号”
沉没时间:宋代
宝藏: 文物4000余件全是稀世珍宝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船体长24.58米、宽9.8米,是目前世界已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该船现沉没于阳江海域水下20米深处,被两米厚的淤泥所覆盖,在海底沉睡了将近1000年,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1987年被意外发现,2002年曾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全是稀世珍宝。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捞出水。
“南海一号”上的瓷器
“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向东北可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至广西,穿南海可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此地正位于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主航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满载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头朝向西南,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
阳江海域的老渔民祖祖辈辈都有条不成文的经验,出海时有一块水域不能捕鱼,“因为鱼网往往被划破”,渔民便长久以来远离这块水域,至于划破鱼网的原因也没去追寻,又有谁能知道这个疏忽让一个秘密藏匿了700多年。秘密被发现纯属意外,而意外的开局也预示着沉船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原来这块水面23米下躺着一艘南宋木质古船。时至今日,人们仍旧可以在广州救捞局的记载资料中了解古船被唤醒的传奇:1987年,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荷兰图书馆和航海图书馆中查到名为‘YHRHYNSBURG’的东印度公司古沉船,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这一业务。虽然沉船地点已经非常细致,但并未找到这艘东印度公司沉船,然而却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当即打捞出水一批珍贵文物,此沉船便是后来令世界瞩目的“南海一号”。
西班牙沉船现巨额宝藏 至少价值20亿美元
SS共和号(SS Republic)
SS共和号是美国内战时期的一艘明轮蒸汽船,她在1865年10月25日新奥尔良到纽约的一次航行中遭遇了强烈飓风,失踪并沉没。乘客和船员都顺利逃生,但船舱中运载的大笔财物——包括许多种19世纪中期美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沉入了大西洋底。时隔近140年后的2003年,她在位于乔治亚州海岸外100英里处被奥德赛海洋探险公司发现。探险公司在船上发现了超过5.1万枚美国金币和银币,另外还有1.4万件珍贵文物。
要找到沉船的位置十分困难:像“共和国”号这样的遭受风浪摧残的船只,在下沉过程中就已破碎,并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撞击海底,因此成为乱糟糟的一团,船身也散落在海底各处。自从1992年知道了它的故事后,奥德赛就和它卯上了劲,从文献资料上细细分析它的沉船经过,用电脑模拟当年的船线和速度,最终,沉船船骸被锁定在1500英里的范围内——光是用声纳将这么大一片海底细细梳理一遍,都得是一项极浩繁的工作。
2003年,奥德赛公司最终在距佐治亚州海岸100英里的洋面下成功地找到了“共和国”号,打捞上来的金银钱币卖了7500万美元,而他们前期投入的成本仅仅才200万元,一下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英国维达号(Whydah)
宝藏:大约20万件文物,包括许多达布隆金币和西班牙银币
维达号是英国海盗“黑山姆”贝拉米(“Black Sam” Bellamy)的一艘海盗船。在1717年科德角附近的一个风暴夜晚失踪。1984年,由水下探险者巴利·克利福德(Barry Clifford)带领的一支团队找到了她的残骸位置。残骸中发现了大约20万件文物,包括许多达布隆金币(gold doubloons)和西班牙银币(silver pieces of eight)。其中很多可以在马萨诸塞州的维达号博物馆中,或者在博物馆举办的“真实海盗”巡展中看到。目前,沉船现场的修复工作还在继续。
西班牙“阿托卡夫人”号
宝藏:40吨财宝,价值约4亿美元
当年,西班牙对南美洲殖民财富的掠夺采用了最野蛮的方式,一船又一船的金银财宝成为殖民掠夺的罪证。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号所在的船队载满财宝从南美返回西班牙。当船队航行到哈瓦那海域时,飓风席卷了船队,“阿托卡夫人”号很快沉到海底。
“寻宝人”梅尔·费雪全家人一起开始了下水搜寻。他们一丝不苟,只要看到不是石头的东西都要用金属探测器探测。1985年7月20日,费雪和家人终于找到了“阿托卡夫人”号。这个号称海底最大宝藏的沉船上有40吨财宝,其中黄金就有将近8吨,宝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财宝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费雪成了富翁。寻找“阿托卡夫人”号的事情也在美国成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沉船过程
西班牙的运金船最害怕海盗和飓风,为了对付海盗,每支船队都配备有装备了大炮、船身坚固的“护卫船”,阿托卡夫人号就是这样一艘护卫船。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号所在的,由29艘船组成的船队载满财宝从南美返回西班牙。由于是护卫船,大家把最贵重、最多的财宝放在阿托卡夫人号上,遗憾的是阿托卡夫人号的大炮对飓风没有什么威慑力。当船队航行到哈瓦那和古巴之间海域时,飓风席卷了船队中落在最后的5艘船。阿托卡夫人号由于载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为首当其冲的袭击目标。船很快沉到深17米的海底。其他船只上的水手马上跳下水,希望抢救出一些财宝,但是就在他们找到残骸,准备打捞金条时,又一场更具威力的飓风袭来,所有水下的人都在飓风中丧生。
执着的寻宝人
梅尔·费雪给自己的定义是寻宝人。1955年他成立了一个名叫“拯救财宝”的公司,专门在南加州一带的海域寻找西班牙沉船。20年的打捞生涯里,费雪先后打捞起6条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沉船,成为圈中名人,也赚了大把钞票。不知不觉,费雪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不过他不愿意离开打捞船,因为他曾发誓一定要找到传说中有着最多财宝的阿托卡夫人号。于是全家人为这个理想放弃了公司的正常运转,费雪的妻子、儿子和女儿陪着父亲一起下水,在海底寻找梦想。他们的搜寻一丝不苟,只要看到不是石头的东西都要用金属探测器探测。1985年7月20日,费雪和家人找到了阿托卡夫人号和上面数以吨计的黄金,不过这种喜悦却被30年的艰难磨得平淡。费雪认为上帝一定会让他找到阿托卡夫人号,只不过一直考验他的耐心而已。
这个号称海底最大宝藏的沉船上有40吨财宝,其中黄金就有将近8吨,宝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财宝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费雪寻找阿托卡夫人号的故事在美国成了中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寻找阿托卡”竟然也成了常用短语,意思是坚持梦想,必会成功。
阿托卡夫人号上的宝藏完全是以量取胜,以吨计的黄金和一个家庭30年的流年使它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三位。
相关图片:
↑图:西班牙沉船宝藏价值连城 三百年后重见天日-宝
↑图:西班牙沉船宝藏价值连城 三百年后重见天日-宝
↑图:西班牙沉船宝藏价值连城 三百年后重见天日--人
↑图:揭秘400年前西班牙沉船宝藏 39根金条闪闪发
↑图:西班牙沉船宝藏价值连城 三百年后重见天日_国
↑图:组图:揭秘400年前西班牙沉船宝藏 39根金条闪
↑图:组图:揭秘400年前西班牙沉船宝藏 39根金条闪
↑图:寻宝家发现300年前沉船宝藏 含价值450万美元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