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猴年春晚86西游剧组将重聚 六小龄童领衔合唱经典歌曲
精彩内容: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1982年,六小龄童在二十五集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主演孙悟空,被评为中国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及第一届“中国电影电视十大明星”奖,同时,以120万多张选票当选为“中国第二届电视十大明星”第一名。
六小龄童出身猴戏世家。六小龄童的父亲六岁学艺,取艺名叫六龄童,六小龄童还有一个二哥叫小六龄童,章金莱就把小六倒过来,变成了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的二哥小六龄童,从三岁开始学艺,十二岁开始演三打白骨精,曾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在周恩来总理的画册中有一张,总理怀里抱着一只小猴子开怀大笑,演小猴子的小孩,就是小六龄童。
但是,等到小六龄童刚要演美猴王的时候,却患了不治之症——白血病。
六小龄童在二哥小六龄童临终的六个月间,陪了二哥六个月,那时六小龄童只有六七岁。在这六个月里,二哥小六龄童每天给六小龄童讲一个美猴王故事,从第一本《猴王出世》到最后一本《取经归来》,这使六小龄童真正了解并爱上了孙悟空。
有一天,六小龄童的二哥小六龄童跟他说,我就要死了。六小龄童问:什么叫死?我怎么能够看到你?你死了我还能看到你吗?
小六龄童说,只有当你演成美猴王的时候,你才能看见我。
二哥小六龄童就是用这样的一种语言方式告诉六小灵童:接过金箍棒,继续走完西天路上没有走完的路。
所以二哥小六龄童的临终一句话改变了六小龄童的艺术追求:别无选择、义不容辞,必须要去演孙悟空,必须要演成功孙悟空。
1982年7月,《西游记》在扬州的大明寺开拍,经过全国海选,杨洁导演,包括剧组的主创确定由六小龄童扮演孙悟空。
行话讲,演员一生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尤其是孙悟空火眼金睛,眼神很重要。而这正是六小龄童最大的一个弱项:六百度近视、两百度散光,拍出来的镜头感觉眼大无神,很机械,根本没有一种鲜活的东西。
最后,六小龄童自己想了三个办法:
第一,如果不拍戏,就看别人打乒乓球,六小龄童就站在球台中间,头不动,眼睛跟着乒乓球走:上、下、左、右。
第二,为了练对眼,六小龄童晚上点一炷香,把灯都关掉,找香的烟头,眼睛追着烟头走,练习眼睛的视点。
第三,早晨,六小龄童就去看日出,最多时六小龄童可以看二十分钟,不眨眼睛。
《西游记》拍摄前后历时17年,实际拍摄7年,前部二十五集6年,后部十六集1年。六小龄童等人遇到的困难,远远不止九九八十一难,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是用全部的心血,甚至生命,来塑造荧屏孙悟空。
《西游记》第十五集,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红孩儿口吐三昧真火,火就在孙悟空身上烧。那是真的火在身上烧!
六小龄童里面穿上石棉衣服,外头套上孙悟空的衣服,烟火师在六小龄童的腿部、臂部、背部刷上凝固汽油。
导演一说开始,“啪”,一点火,六小龄童先是眼睫毛被烧掉了,一会儿左侧毛也被烧掉了,脸也被烧得变形了,非常难受。
杨洁导演说,如果你要坚持不了,你就说,或者往外一滚,我们就知道了。
六小龄童虽然很难受,还是一直坚持演。最后导演还没有叫停,六小龄童就在地上来回滚。
杨洁导演看监视器,连说说:“好!好!”
六小龄童却听不到“好”这个字了,已经喘不了气了,就往镜头外面一滚。
导演知道不对了。等到大家给六小龄童扑火,把他拽起来,马上吸氧,六小龄童大概窒息了一分钟后,才一点点缓过来。
六小龄童就是靠这种毅力、坚持、责任感,为亿万观众塑造了荧屏经典美猴王孙悟空!
相关图片:
↑图:丁健--最相似的孙悟空
↑图:《西游记》中一人饰多角的演员 - 六小龄童的日
↑图:六小龄童蜡像揭幕 师徒四人组重聚- 中国日报
↑图:丁健孙悟空_丁健 孙悟空真人样子_丁健孙悟空
↑图:《敢问路在何方》剧组亮相北影节 六小龄童期
↑图:传82版沙僧患病瘫痪 六小龄童:他身体挺好(图)
↑图:别以为演孙悟空的只有六小龄童周星驰张卫健!
↑图:黄渤何炅龚琳娜六小龄童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