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雅贤《遇到》MV-赵凯上传
精彩内容:
赵凯,男,北京人,1989年3月出生,典型的白羊座剩男,因为坚信一见钟情,条件不错的他经常与恋爱对象擦肩而过。李晓萌比赵凯晚生了三年,恋爱压力小了一些,但对异性的格外挑剔也使其至今单身。2015年8月,在李晓萌生日这天,两个单身已久的人走到了一起,但问起他们“恋爱”的时间,却已经快半年了。那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原来,在半年前,越凯和李晓萌一起玩了一个“游戏”,叫做“假装恋爱”,这是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非常流行的恋爱游戏,游戏将陌生的男女组合到一起,不需要经过相识相知的过程,直接进入恋爱阶段,谈一段时间的“模拟恋爱”,恋爱期满后,双方通过互相打分,交换恋爱感想等方式来决定是否将恋爱关系转正。
谈到这个游戏,李晓萌感慨很多:“现在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单身男女,不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而是怕在快餐式的爱情里选错了人,在选择中错过真爱。如果给爱一个出发的理由,你会发现幸福可以来得很简单!”
日前,假装恋爱游戏被搬到了微信公众平台,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假装恋爱(hilover520),即可参与其中,根据用户习惯数据自动匹配情侣,通过7天的恋爱周期为单身男女提供安全真实的恋爱体验,目前该平台的男女比例约为1:1.02,可以保证每个在线的用户均可匹配一名异性情侣。
基本假装流程如下
1.关注微信公众号
2.进入下方的游戏菜单
3.开始游戏,选择匹配情侣的操作,找到假装对象
4.与情侣一起假装恋爱,通过各种隐藏任务增加亲密度
5.假装周期结束后,会有系统推送帮助用户选择是否向真实情侣进行转化
在中国互联网的版图中,匿名社交产品从来都不是创新,而说起匿名社交,首先想到的,就是弱关系,用户很难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基础,而信任又是情感类产品的基础,造成很多匿名社交产品在弱关系中迷失,最后只能披着“约炮”、“猎艳”的外衣游走在社交类产品的边缘。
在社交产品中,强关系与弱关系曾是两个互不相容的对立面,一款产品一般只提供一种社交场景,要么支持强关系,比如微信、QQ,要么支持弱关系,比如陌陌、贴吧,而在让弱关系向强关系的转移上,很多产品的尝试都不尽如人意,理由很简单,人们在弱关系产品中普遍难以找到认同感和信任感,由于了解不够充分,同时各种匿名产品提供的“约炮”等附加服务更加削弱了这种信任感,用户的隐私泄露与个人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造成用户粘性非常低,不敢也不愿向强关系进行转化。
说回关系本身,弱关系链本质是强关系链的起点,弱关系链的协作门槛比较高,可信度低,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他的可信度提高即使得这个关系链变得更强,产生更多在一定场景下需要达成的行为,社交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交互基于具体的关系和场景。
假装恋爱正是基于“谈恋爱”这一主场景,让本质上是弱关系的用户在场景中自动转化为“强关系”,是系统和规则自动赋予的“强关系”,省去了中间转化的环节,让本是弱关系与强关系中间天然屏障的那层“窗户纸”摇摇欲坠并最终由用户自己捅破。在这种特定的场景下,同样的用户连接产生的行为大不一样,在普通的匿名社交中只会双目对视,一笑而过的陌生人,在这里基于具体的关系和场景的关系规则产生的化学反应就不一样,而最终分别向强弱两种关系转化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相关图片:
↑图:书画协会会员、著名书画家赵凯写的一幅
↑图:国庆期间,刘海粟大师的
↑图:林春暖 耄耋老人赠字画 记市二院干部病房收耄耋老人赠书画
↑图:书画家、爱心企业、爱心人士齐聚一堂,以捐赠的方式为北京妇
↑图:国家领导人李铁映参加天水书画名家笔会活动,赵晖等书画家
↑图: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帝师胆巴碑卷
↑图:书画家影像网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