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天帝评测】非变形金刚 斗龙战士3龙印之战 森美拉合体系列 玩具总动员 亲子游戏 亲子教育
精彩内容:
这本应是Philip K Dick(科幻小说家)小说中让人毛骨悚然的一个场景。搁浅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一个男人发现他所知道的关于世界的一切都是谎言。他所有的记忆都是假的,他所有的认知全部是错的,他并不是自已一直引以为豪的英雄。他甚至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只是一个机器人,身体里拥有的只是钢铁和塑料,他生来唯一的作用是去让他的创造者高兴。啊,怪不的巴斯光年变得如此消沉。
自从皮克斯第一次推出这部正片长度的卡通片《玩具总动员》以来,已经过了20年有余。95年刚上映时其就被誉为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功,而在今天这部动画已被奉为经典,每一个好莱坞工作室都在复制其创意:那怪诞现实的电子动画,荒诞精悍的人物对话(由Buffy/Avengers的编剧Joss Whedon主笔)。
但是这部电影最富颠覆性的元素,也是其他工作室没有模仿的,就是其‘一切皆虚妄’的主题。虽然故事让人捧腹,情节也很暖心,但是其暗暗传递的主题却是:你并不特别,你只是跟其他人一样,并且,除非你向自己的命运投降,你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这部动画的另一角色薯头先生其实也说了相同的话。
身份危机
为了那些可能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的读者,我还是先介绍一下《玩具总动员》的内容吧。这部片子有关一群人类没有注意时就会复活的玩具,但是他们最喜欢的还是能被人类玩的时候;巴斯光年(由Tim Allen配音)却是个例外,他是属于小男孩安迪的一个太空漫步者形象玩具,但是他相信自己真的是一个在星际中穿梭的超级英雄,虽然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安迪最喜欢的玩具,这让牛仔伍迪(Tom Hanks配音)很不开心。
渐渐地,伍迪接受了巴斯,巴斯也慢慢地开始接纳自己的真实身份。本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不是么?但是你不得不想到,当初巴斯以为自己真的是太空漫游者时是有多么开心,为什么我们要期待他将要面对的奴隶生涯呢?
之后,续集讲述了他是如何以各种各样不愉快的方式认识到自己不过只是一个批量生产的玩具的。首先,觉醒的地点,当巴斯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时,他已经不在安迪的阳光小屋而是在隔壁房间那位只知道拆毁、损坏以及以各种各样方式虐待玩具的西德手里。在这种境遇下,伍迪曾经说过的“作为一个玩具实在是要比一名太空漫游者好太多”就成了赤裸裸的讽刺。
第二,让巴斯几乎发疯的一幕是他看到了一则电视广告,正在播出的正是他的生产厂,货架上满满当当地放着和他一模一样的玩具。第三则是他可以让人理解的极端反应,在醉酒般为自己可笑而残酷的存在嚎啕大哭之后,他卸了自己一段臂膀。这种自残应该会让所有曾经有过拆石膏经历的人触目惊心。
可能100部电影中的99部之后的走向都是巴斯光年将宣布独立,他将自己决定自己的身份,之后他会迎着落日像战士一般嘶吼:“超越无限!”但是游戏总动员不这么走,这个选项至始至终没有被提及。巴斯马上把所有拯救银河系的想法抛诸脑后,回到他的安迪小主人身边。如果说大部分好莱坞电影传递的信息是“有梦想就有可能”,《玩具总动员》的信息是“不你还是别想了”。
“随波逐流”
即使是对一部真人电影而言,这样的主题也已经相当沉重,更别提这实际上只是一部动画片,但是《玩具总动员》奠定了皮克斯后来专注于创造成人动画的路线,对,他们的目标观众本来就不是小孩子。在1995年,这是相当颠覆性的想法,那个时候大多数备受欢迎的迪斯尼动画片中的中心人物都是青少年:小鹿斑比、爱丽丝、彼得潘、狮子王中的辛巴(就在玩具总动员前一年上映)。
在这些电影里也有成年人,但是都不过只是一些配角或老师的角色;主角一直是为青少年保留的。《玩具总动员》则抛弃了这一传统,我们很少能看到安迪还有其他人,而且当他出现时形象通常都是一个怪兽般的巨大的外星人;主要的演员——玩具们——备受苦恼,一心只想让安迪开心,即使知道他会长大,会离开他们。该片导演(同时也是皮克斯动画的创意总监)John Lasseter的天才之处就在于用电影告诉了数百万孩子们关于成长的事实,关于他们父母的生活是如何艰难而没有收获。
这种主题在《玩具总动员》及其两部续集中相当鲜明,但是在该公司其它的作品中也有涉及。电影《海底总动员》围绕着一名单身父亲焦虑地寻找自己的孩子展开。而在《怪物公司》中,Sulley和Mike是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芸芸众生,而电影里的孩子Boo不过是他们要处理的麻烦。《飞屋环游记》里一名生活艰辛的丧偶老头一直没能将他和他妻子计划的环游世界付诸现实,他还有一个小孩子要照看。
而在《超人总动员》里,超人先生不得不放弃自己与犯罪做斗争的计划而是找一份办公室工作。另外一个非常能体现皮克斯思维模式的是这部电影里的想要完成童年梦想的Syndrome角色,虽然他是一个神经兮兮的恶棍,他最后被吸到了飞机引擎里。他的错误也许巴斯可以告诉他,那就是他以为他可以飞,但是实际上我们能期待的最好就是“随波逐流”。
皮克斯最近的一部作品《恐龙当家》可能是第一次远离令人失望的成年人:其主角是一个小男孩,虽然是小恐龙男孩。但是皮克斯2015年的其他作品《头脑特工队》却没有远离其惯常的视角,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头脑特工队》是一个11岁女孩Riley的成年故事,她如何探索周围的世界,就像小鹿斑比一样,但是和斑比不同的是,她是被迫进行这一切。
《头脑特工队》说,人由五种情绪主导,虽然其中之一是快乐,但是其余四种是伤心、恐惧、愤怒和恶心。初听之时,你可能以为是英格玛·伯格曼才是会对人性采取如此悲观观点的,而不是一部动画电影。
当然,伯格曼和其他剧作者兼导演还是会对该部影片的思想表示满意:每个人在某些时刻都痛苦无比,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就是成长。许多观众看到Riley终于认识到这一点时都眼含泪珠,但是可怜的巴斯光年20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翻译:鲍玉菡
相关图片:
↑图:玩具总动员…来自还好的图片分享图片 玩具总动员12图片
↑图:玩具总动员1 玩具总动员简笔画 玩具总动员成
↑图:玩具总动员 图片 互动百科
↑图:玩具总动员2小游戏|玩具总动员3游戏攻略|xevoz变种图片
↑图:海上电影玩具总动员3剧照1图片 玩具总动员3写真49093图
↑图:玩具总动员图片 玩具总动员,玩具总动员1电影
↑图:玩具总动员图片
↑图:全集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全集图片 玩具总动员源文件图片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