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谢地你来啦 20111001
精彩内容:
你了解即兴表演么?即兴表演是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话剧,诞生于1963年。近几年这种表演形式传到了中国,国内有名气的即兴表演团队有:厦门-即兴表演工作坊、鲜榨喜剧等。其中鲜榨喜剧为央视的《谢天谢地,你来啦》做幕后的即兴表演指导,这个节目就是一种即兴表演形式。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这样安排的:以明星作为嘉宾,表演一段类似小品的节目。嘉宾分别打开一扇门进入不同的主题场景,所谓的主题场景其实就是表演前的各种环境布置(也有预先安排的专业演员),嘉宾需要根据当前的环境布置出演一段话剧。
节目最具挑战的事情就是:没有主题、没有台词、没有排练、演员是谁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演的啥、也不会有人告诉你任何情况,完全靠你根据当前的情况即兴发挥。演出的同时,主持人会按响表示终止的“红灯”,并对演员做出点评,同时还有著名演员、导演、主持人等作为点评嘉宾。
观看节目的时候,我们经常被嘉宾的诙谐幽默逗得哈哈大笑。尽管在表演上稍有生疏,但总体过程还算流畅。表演过程中,嘉宾们机智幽默的应对是节目最大的看点,演员之间没有任何事先商讨,凭空制造出了一部短剧,仿佛事先经过排练一样。我想问你:表演的这么精彩,嘉宾的“智商”起了多大的作用?
如果导演让你排练一个喜剧,一个月后展示给观众,你会怎么做?这并不是一个太难的问题,虽然有人可能因为没有表演经验而心生胆怯,但由于有排练的时间,并且排练的喜剧都是有框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事先设计安排,而且有导演指导,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让你也进行一次即兴表演,马上把你拉上台,没有台词、剧本,甚至也不告诉你演的角色,你能胜任么?你可能会认为:从登上舞台的那一瞬间,你就得把剧情全部想好。而节目中那些嘉宾有多年的表演经验,所以,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问题,但对完全没有舞台经验的你,这就是个难题了,对么?即兴表演的可畏之处在于,表演形式杂乱无章、毫无规则可言。观众很佩服嘉宾的机智反应,认为他们智商高,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表演这样的节目。绝大多数的观众认为,《谢天谢地,你来啦》是一档智慧型文化节目。
然而,这仅仅是你看到的表面现象。专业人士会告诉你,即兴表演来自生活,每个人都是即兴表演的专家,在生活中,每天都需要我们即兴表演。你不可能因为自行车爆胎了就不去上班,你可以叫辆出租车;你也不会因为没有蔬菜午饭就只吃白大米,你可以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你也不会因为老师批评你几句就投河自尽,你完全可以加倍努力,重新获得老师的欣赏等等,实际上即兴表演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
让我来举个例子,想要进行即兴表演,演员就得遵守一条简单的规则,就是接受法则,即对表演的环境和发生的剧情持一个接受的态度。如果表演者穿插过多的表演技巧,反而会妨碍剧情的发展。有一段即兴表演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理念:
“我的腿受伤了!”
“被流星砸中了么?”(观众笑)
“不是,骑自行车摔到的。”
“骑得小孩的自行车么?”
“不是自行车的问题,是我技术不好。”
很快,两个人就再也演不下去了,表演开始生硬起来,剧情的发展一点也不顺利,很多时候明显能看出演员在“思考”。在上面的表演中,一个演员给出了笑点(“被流星砸中了么?”),不过另一个演员并没有持接受态度,拒绝了对方的提议。当演员再次提出一个笑点(“骑得小孩的自行车么?”),提议又一次被拒绝。很明显,持拒绝态度的演员虽然知道表演是一个流程,但却没有把剧情互相衔接,即兴表演很快就结束了。此时专业人士给出了建议,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次两人重新开始,并把接受法则熟记于心:
“我的腿受伤了!”
“被流星砸中了么?”(观众笑)
“是啊,它瞄的还真准啊!”(观众笑)
“其他地方没有受伤么?”
“没有,可能瞄的有点远,跑偏了。”(观众大笑)
还是那两个演员,演技水平并没有提高,还是同样的角色,连开头的剧情都一样。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次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而第二次的剧情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相关图片:
↑图:李琦范雷登陆《谢天谢地你来啦》 挑战没剧本
↑图:谢天谢地你来了范雷_谢天谢地你来啦_谢天谢
↑图:谢天谢地你来啦-和讯财经微博-在场景《知青》
↑图:谢天谢地你来啦黄渤 - cctv-1《谢天谢地你来啦
↑图:谢天谢地你来啦-和讯财经微博-补个得到
↑图:谢天谢地你来啦-和讯财经微博-【花絮】@范雷
↑图:谢天谢地你来啦白凯南素材|谢天谢地你来啦小
↑图:谢天谢地你来啦 – 搜库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