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王娇洋走红网络 坦诚妹援交经历被曝光 130331 非你莫属王娇洋走红
精彩内容:
永清白塔寺
白塔寺中的倾斜石塔被誉为“东方奇观”
白塔寺原名龙泉寺(摄影:杨琪)
河北廊坊永清县大辛阁乡白塔寺,原名龙泉寺,因寺内白塔而复建且得名,是一座始建于辽金时代的千年古刹。寺中辽代所建的白塔据称与北京的天安门坐落在同一条中轴线之上,此塔是我国北方仅存的两座辽代石塔之一,被誉为“东方奇观”。
进入白塔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白塔寺的七佛殿,这“七佛”就是指的原始七佛。七佛的体态、手势和面部表情,都体现了佛的智慧、人格、道德皆完美无缺,至高无上。
进入白塔寺的山门,看到的是两处东西配殿,天龙八部和五路财神。寺内的天王殿供奉的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弥勒”在梵语中是慈悲的意思,佛祖说他在很遥远的年代之后,也可以成佛,所以佛家也叫他做“未来佛”。在弥勒佛背面这位身穿甲胄、手持金刚杵威风凛凛的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是佛届中的护法神,护持佛法、护持道场。两边供奉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的持国天王,南方的增长天王,群龙的领袖西方的广目天王和四大天王中地位最高的北方的多闻天王。
五路财神殿(摄影:杨琪)
天龙八部殿(摄影:杨琪)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摄影:杨琪)
穿过天王殿,便是寺内最有名的建筑,辽代所建的白石塔。当地神话传说中关于白塔的来历甚是有趣。在北宋时,传说北京紫禁城派来的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在此静修、为同一条中轴线上的皇宫调引风水。有年冬天,老和尚出外论经,临走时,吩咐小和尚,如果饿了就到附近村子化缘,但是无论多冷,都不要刨庙前的枯树点火取暖。老和尚走后第三天,突降大雪,寒风凛冽,小和尚四处寻不到干柴点火取暖,冻的实在受不了了,无奈就动手刨庙前的枯树。树刚刨倒,顷刻间泉水喷涌而出,而且水势越来越猛。原来这树下实为海眼,另一头连着东海。水越来越大,淹了附近的村庄,向北京城蔓延。当时老和尚正在泰山论经,只觉血液沸腾如翻江倒海。心知不妙,睁慧眼看到永清寺庙处一片汪洋。忙用手一指泰山玉泉顶上一座白塔,念动咒语,白塔立即腾飞起来,不见了踪影。转眼间飞到白塔寺,不偏不倚正落在涌水的泉眼,压住喷涌的泉水,挽救了一方百姓,所以后人称其为龙泉白塔寺。
弘法楼
卧佛殿
(摄影:杨琪)
石塔高六米,最大宽度一点八米,由塔身和基座组成。塔身上端是一个十三层的八角屋檐,每一层的边缘都有石孔是为系铃所用,塔身下端是一个八面的石柱,正南一面是浮雕的龙门陵,左右两侧为武士门神浮雕,正背面是一尊坐势的佛像,其他各面都刻有经文,由于年代比较久远,经文有些模糊,塔的基座为须弥座式,在束腰处雕有花卉和神兽。此塔汉白玉石质料为我国北方仅存的两座辽代石塔之一,是河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被评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令人称奇的是,此塔无论从哪一方向看,它都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被誉为“西方奇观”,而我们面前这座白石塔则被誉为“古塔四面斜、东方奇观”。
白塔寺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横三世佛,中央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东首药师佛,西首阿弥陀佛。这三世佛的塑像与中原地区还有所不同,他们的造形属于台湾风格,面容较瘦,更显得秀气灵动,而背后彩绘属于江南笔法,与北方彩绘相比更显鲜艳。
后殿是一座五层的弘法楼,供僧人开戒、做法事、举行大型法会所用。坐落于第三层的卧佛殿,蔚为壮观,33米长的大卧佛,全由玻璃钢制作,完成后上彩绘。
白塔寺于2005年5月开光,复建后的白塔寺,规模宏大,环境幽雅,吸引了各界的佛教徒纷纷来访,如果来到河北永清,白塔寺将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图|文 Vie之)
相关图片:
↑图:永清体育新闻门户网
↑图:河北廊坊永清县 1000亩商业地转让_河北 廊坊
↑图:蜂窝板-廊坊永清吉森爱丽思木业有限公司
↑图:佛教基础_白塔寺_河北廊坊永清白塔寺
↑图:【图】廊坊永清南苑北里毗邻台湾新城 - 丰台和
↑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廊坊永清携手共建新亦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