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娱乐圈 2015 高衩裙露底裤走光搏上位的女星 638
精彩内容: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原名周耀平,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原为他的笔名,后来“有光”成为他的号。
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1956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今天,无论是你在键盘上运指如飞,还是识读生字、对外交往,都在有意无意地使用汉语拼音。对于多数使用汉语普通话的人来说,从启蒙第一课开始,汉语拼音便伴随终生,却很少有人了解这套拼音的主持拟定者。
周有光祖籍江苏宜兴,曾祖父是清朝官员,同时在江苏常州经营棉纺、织布、当铺。咸丰年间时局动荡,周家开始衰败。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生于常州,10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与后来同样成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同学,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幸得亲友资助入学。主修经济学,兼修语言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1927年大学毕业,后曾赴日留学。
抗战爆发后,全家迁至四川,先后在新华银行、国民政府经济部工作。抗战胜利后又被新华银行先后派驻纽约、伦敦工作。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美国时,曾与爱因斯坦会面交谈过两次。1949年后,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并在上海新华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兼职。
从周有光的前半生履历看,主要从事经济工作,然而1954年的一个邀请,让语言学这个辅修专业和业余爱好成了他最有建树的领域,使他最终成为影响深远的语言学家。1955年10月,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被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改行之后,他花费3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今天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58岁以后,他将关注的目光从语言文字学扩大到世界史、文化学和人类历史演化规律等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
在110岁虚岁生日之际,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了周老的经历和贡献,为他祝寿的不仅有亲友和学界同仁,还有更多的普通网友。他却笑称:“上帝太忙,把我忘记了,将我遗忘在世上了,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
周有光先生是一位通达、乐观的中国知识分子。周家世居江南,家道因太平天国运动而衰落,但后世子孙仍能得风气之先。周有光从小接受新式教育,一生经历丰富。和同龄的知识分子一样,周有光备尝苦难艰辛,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不幸,并没有损害他的精神和人格。这样的人生际遇是很难得的。
这位从小带着光亮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老人,晚年住的房子肯定远远不如早年的了。不过,这也许在他并不重要,无论是早年留学日本,实干于华尔街,还是后来在香港、上海著文、教学,到后半辈子投身国家文字改革,作出卓越贡献,他“闪光”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整整闪光了一个世纪。对于这样的人瑞,一位大师,身边所有物质的存在就只是物质而已,后拐棒胡同上那间老旧、昏暗的普通房子,也只是一处他寻常起居的所在而已。是的,他的光亮,无关房舍的明暗气派与否,而全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关怀的内心里,在他充满智慧的思想里,更在他对未来、对年轻人的寄托和期望里……
2014年,95岁的出版家曾彦修出书,找周有光题字,周有光写了四个字给他:“良知未泯”。这是一个109岁的人对一个95岁的人的评价,恐怕也是周有光对自己的评价。周有光的晚年,光彩夺目,他超越了自己语言学家的身份,在多个领域发言,重申常识。之后,他从一个专家转变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启蒙思想家”,到100岁,仍然笔耕不辍,确实是值得我辈学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图片: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图片,《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图片,《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图片,《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图片,《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图:寿翁周有光:周全而有光 - 艺术家 - 三秦在线-主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_国内教育_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_国内教育_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周有光:周全而有光_国内教育_中国教育新闻网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