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陶然冬冬水兵艺族北京电视台录制节目前排练第2套
精彩内容:
用生命记录真实
北京电视台 徐滔
获奖代表北京电视台徐滔发言 冯振宇 摄
非常荣幸,北京电视台《生命缘》系列报道中的代表作品《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一等奖。《生命缘》团队之所以能够屡创佳绩,总结起来源于三点:一是源于对真实的坚守;二是源于一种不断突破自己的创新精神;三是源于一份职业的信仰。
我想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向大家汇报一下《生命缘》的创作经历和心得。
一、坚守,用生命记录真实
真实,是《生命缘》的核。
从第一季开始,《生命缘》就采用全程无导演、无编剧、反作秀的创造思路,忠实纪录真实人性。《生命缘》讲述的并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而是生死面前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顽强,让观众在一次次为重生喝彩时,学会珍惜亲情与健康,面对挫折与痛苦,与爱同行。
在记录这些感人瞬间的同时,我们的记者永远跟病患、跟家属、跟医生在一起,从不走捷径、从不图巧劲儿,用一种原生态的方式进行记录,用记录者生命的投入去交换被记录者生命的感动。《生命缘》在向观众传递了一种质朴的精神内核:一个人的信仰和任何东西都无关,它源于对生命的敬畏,源于人心最朴素的善良。
二、创新,永葆团队生命力
《生命缘》是国内省级卫视中首档医疗纪实节目,不仅开启了节目模式的创新,更是开启了节目立意的创新。这次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就是有着这样的创新立意。以往的医疗报道通常关注病人如何获救,但是这期节目记录了病人去世后的感人故事,这在中国新闻报道中非常罕见。节目不仅刻画了医务人员珍视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并且开展了医学科普、宣传了医改政策,并鼓励患者理性、积极地接受治疗,案例生动感人,为促进医患和谐、保障医改顺利稳妥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拼搏,一份职业的信仰
这支最初只有5人的妈妈记者团,正在成为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铁军。这源于一份对职业的信仰。
第一,无论路多苦,我们永远都在第一现场
8月12日,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北京电视台只有一路记者前往现场,全国电视媒体只有一路记者拍摄到了伤者接受手术的珍贵镜头,这路记者就是北京卫视的《生命缘》团队。从8月15日到8月18日“头七”,《生命缘》总共播出了时长接近80分钟的首播报道。他们没有让全国喜爱《生命缘》的观众们失望。这源于一份坚定的职业信仰。
第二,无论走多远,我们永远紧跟时代步伐
时效、独家、紧跟时代,永远是纪实新闻的王牌。作为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一直紧跟社会热点医疗事件,挖掘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在这次的获奖作品《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中,正是紧扣了“医患矛盾”这样的社会热点话题,《生命缘》以一种更注重价值高度的新闻情怀、媒体价值和社会责任感,来传递正能量。
第三,无论有多难,我们永远相信情感的力量
《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中,妻子在与丈夫最后告别时,紧握的双手,一声声的召唤,让所有人为之动容。节目中还讲述了一个器官捐献的故事。一天中,有五名患者获得重生,接受来自一个中国普通农民家庭的生命的馈赠。这动人的情感,感同身受的共鸣就是纪实节目最坚实的力量之源。
中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有一句名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考验。作为记者,我们每天报道着历史,但也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将继续把“生命缘”系列节目延续下去,希望通过更多感人的生命故事打动观众,弘扬真善美,恪守媒体工作者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职业使命!
相关图片:
↑图:徐滔老公_徐滔的老公,北京电视台徐滔图片
↑图:徐滔均表示已收到
↑图: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徐滔走进大墙帮教失足少
↑图:徐滔近老公简历 解救吾先生女记者徐滔个人资
↑图:北京电视台徐滔_解救吾先生女记者徐滔老公是
↑图:北京电视台徐滔_解救吾先生女记者徐滔老公是
↑图:北京电视台徐滔资料简历近况 解救吾先生女记
↑图:北京电视台徐滔_解救吾先生女记者徐滔老公是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