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痕》魏晨 新浪博客
精彩内容:
佳文共赏:
赵京:如何看待批次线与分差 (2015-11-18 12:18:32)
晨雾/ 转帖
文 赵京
填报志愿中,批次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目前,依然十分流行的分差报考法就是以批次线为基础的。
不过,批次线的目的是为录取使用,而非为填报志愿。10年前在计算机不流行的时候,人工大量计算困难,分差法流行尚可理解。而今,计算机已经十分普及,我们仍然依赖这样一种粗略的方法来报考,而放弃更加准确的排名法,对于考生其实是不明智的。
为什么批次线作为报考的依据不是十分恰当。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批次线的划分目的及批次线上考生人数的确定
招生计划对于批次线划分的影响
报考模式对于批次线上考生人数的影响
分数分布对批次线的影响
中学以及区(市)考试院是如何划分批次线的
这里的讨论主要是针对一本批次线进行。
批次线的划分目的以及批次线上考生人数的确定
批次线的划分是为了确定可以参与一本录取的人数。太少,不能完成计划;太多,会影响一本率。于是,省市考试院会以当年的计划为依据确定人数,从而确定一本线。因此,这里可以看见两个重要的依据:招生计划人数;一本线上的人数。
具体而言,一本线上的人数,以及二本线上的人数的具体划分方法,考试院从来就没有公布过。我们只能从最后的结果中猜想。不同批次的批次线的划分也是不同。通常,一本线上的人数多一些(相对这个批次的招生计划总数);二本线上的人数少一些。
招生计划的影响
我们做一个假设,某一个省2014年一本招生计划人数是2万,2015年一本招生计划人数是4万。那么很明显, 2015年一本线上的人数一定超过4万。而2014年,应该在2万名到2万5千名之间,肯定达不到3万。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考生:招生计划对批次线的影响。当招生计划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批次线本身也有比较大的变化。
报考模式对于批次线上考生人数的确定
通常说,志愿优先的模式下,批次线上的人数会多一些;平行志愿的模式下,批次线上的人数会相对志愿优先模式下少一些。原因是,平行志愿下落榜人数相对少。
分数分布对批次线的影响
假设2014年,平均1分的人数是200人; 2015年,平均1分的人数是100人,招生计划都是20000人。一本线上人数都是22000人。 2014年,我们只需要110分的分数段,就可以完成22000人的人数。而2015年,我们则需要220分的分数段。其结果是:2015年的一本线就会低很多。 1分的人数有多少?影响的最大因素是参加高考的人数、试卷的难易、判卷的标准。而这些,都不会考虑批次线对于报考的影响。
中学以及区(市)考试院是如何划分批次线的
中学为了帮助考生定位,也公布自己的批次线。那这个批次线是如何定义的呢?通常是,根据往年本校过一本线的比例。比如,去年过一本线的比例是70%,今年我校有1000名高考人,那么第700人的分数就是这次一本分数线。由于这个原因,中学能把一本、二本、三本线都划分好的就比较少了。部分区考试院、市考试院也会依据于往年考试情况划分批次线。
同样,他们也依赖于往年考试情况。如果往年情况稳定,那么批次线可能相对简单。如果,去年考试情况很好或比较差,怎么办?当招生计划增加时,可能各个区(市)进入一本的人数都增加了。那么这时,一本率就都变好了。
如果进一步论述批次线作为报考依据的不科学性,还要讨论“一本线上人数与计划比例为什么要变化”这一因素。
能够仔细读完,并且明白我真正想表达的意思的读者,会明白分差为什么不会成为我推荐的报考模式。家长会问我,分差不能用,那用什么?当然是用排名呀!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忘记批次线,按照排名做报考。
综上,批次线应该从高考志愿填报中被大家忘记。
★下表是北京近三年理科批次线的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于计桥高考GPS(志愿填报系统)
点评
如图,可以看出2014年与2013年招生计划汇总,2014年增加了近800人,但是批次线对应的人数却从16923降到了16464,为什么?那是因为比例从120变成了110。究其原因,是考试院划批次线时候的政策。
2015年与2014年,招生计划汇总,2015年增加了1000人,批次线对应的人数却只增加了不到800人。按理说,计划增加1人,批次线对应的人应该增加一人以上。按照2014年的110%,2015年的批次线对于人数应该是17544人,比现在的人数多出300余人。至于,为什么考试院把比例降为108.67%,那也只有考试院知道了。
2012年是一本对应的人数最多的一年,也是招生计划汇总人数最多的一年。然而,这还不够。如果把文科数据列出来,更加明显。如果把山西2015年数据列出来,更加l令人震惊。
我为什么不愿意给批次线
每次做完模考市排名,我都有公布批次线。虽然如此,我给考生的建议是忘掉批次线,用排名吧.
模考的时候,招生计划尚未公布。只能按照上一年的计划来划分。这就导致极大误差的存在。
对了,如果家长刚刚学习了用海淀区排名找市排名,会发现,我给的排名很不一样。那哪个是对的呢?想必您会说,如此简单的对应,赵京应该会吧?当然,我会。可是,为什么不用呢?原因是:简单的对应误差太大。如果用简单的分差能够给你一个比较准确的市排名,那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175fe0102w5g1.html
晨雾点评:
赵京老师分析得十分正确。使用分差法分析考生定位确实不如排名法准确。分差法的准确度全在于一本线划线是否准确。但是一本划线,特别是各个区县、中学模考后各自划定的一本线的准确性都未必准确。因此从精准分析的角度看,赵京老师说的“忘掉批次线,用排名”是正确的。
但是对于目前的考后知分知线填报平行志愿的情况,晨雾认为在目前的考前志愿填报准备阶段,对考生定位的要求不需要太精准。因为我们现在做考生定位的目的不再是确定一所高校,而是粗选至少10所目标高校群作为备选,为的是在考后报志愿的时候从中选出6所平行志愿学校来。因此使用分差法在考前做志愿填报准备应当是足够用了。
相关图片:
↑图:赵京:高考志愿填报必备三份材料
↑图:高考咨询师简介--赵京--人民网教育频道--人民网
↑图:高考志愿专家赵京简介--教育--人民网
↑图:潮州八景_鱼鱼_新浪博客
↑图:威海发生地震了_好人一生平安兵_新浪博客
↑图:刘威葳海边浪漫写真_辣味野人_新浪博客
↑图:法国处理女叛徒_卦先生_新浪博客
↑图:海清独立干练不失温柔妩媚_辣味野人_新浪博客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