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滔讲述特蕾莎修女故事:真正的慈善,是心灵的慈善
精彩内容:
字号:
身处陋室,但汤华建夫妇很乐观 记者 徐滔 摄
株洲晚报12月17日讯(记者 徐滔 实习生 匡小凤)双主穿过一条泥泞的小路,记者到达汤华建家:这是一栋建于1965年的土屋,屋的前坪没有进行水泥硬化,长着不少杂草。
“以前只要下雨,屋里面就到处漏水。”汤华建72岁的妻子周桂香说,几年前,家里领到了政府拨的危房改造金,才修好这栋房子,她和老公才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
听说记者来了,在屋前水塘中做事的汤华建急匆匆赶回家,他的精神状态很好。
他说,现在夫妻俩的固定收入就是低保金。为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他自己种菜卖。
“我们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最大的福气就是身体还好。”汤华建说,为了不给儿子增添负担,自己和妻子现在种了白菜、萝卜,只要菜长出来了,就挑出去卖掉。但有时行情不太好,卖不了几个钱。
汤华建说,为保障吃饭问题,他自己每年都种3亩田。“都是自动化,比以前轻松多了。”他说,现在种田不累,唯一吃力的时候就是背稻谷。现在没有以前有劲,背不动了。
老人也在自家的坪前种植了不少蜜桔树,希望能以此赚钱。
“儿子的手几年前被打米机弄伤了。”他说,儿子的手里现在还有钢板,不能取出来,也没有办法去打工。儿媳妇后来和儿子离了婚,孙子现在读职校,一年要一万多元学杂费。
“只要我还能动,就不会休息,也不希望给他人增添负担。”老人说。
相关图片:
↑图:徐滔法律服务网与咨询热线为百姓服务_新闻中电
↑图:12348法律咨询热线无水印 徐滔法律热线 中顾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