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7中国经营者专访中兴通讯侯为贵--创新是发展之本
精彩内容:
不管是曾经的亏损,还是为了转型而做的痛苦抉择,侯为贵认为这都是证明一家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的最好注脚。
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相似,老帅侯为贵带领的中兴通讯,今年进入而立之年。经历了2012年中兴史上的第一次亏损,到2015年的全面复苏,中兴近日交上的答卷也许会让侯为贵颇感欣慰。2015年1-9月份,中兴营收实现685.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53%;净利润26.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19%。
不俗战绩背后,与这位老帅对中兴进行坚决转型与快速市场反应密不可分。
2015年,传统电信行业受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冲击,通信产业附加价值与业务线获得前所未有的补充,传统to B市场已经不能满足通信企业多元化发展需要。侯为贵迅速提出了中兴由to B市场向to C市场转型,并根据中兴原有特色,实行M-ICT战略,聚焦四大核心领域,即运营商市场、政企市场、消费者市场,并围绕“新兴蓝海”进行布局。
具体来看,中兴在to C市场发展重点是移动端,包括智能手机、移动金融、移动信息安全。
“中兴在1998年开始做手机,但是手机行业年龄大不一定是好事。很多年龄大的早早被淘汰了。当时,中兴基础硬件、软件设计都是自己研发,甚至研发一款手机半年后能打通就不错了。虽然我们在这块业务投入很大,但是,并没有获得很好的回报。”侯为贵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回想当初战略布局,感慨颇多。1998年做手机并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成套的芯片、软件,20多人开一家公司,扣个模子就出一款手机。
其实,中国早期智能手机发展也是B2B模式,后来随着移动通信和硬件的普及逐渐走向B2C。“中兴做B2B比较顺手,路子转不回来,这是很大的困难。那几年由于转型过慢,中兴损失很大。”侯为贵坦言。改革势在必行。中兴将原先的终端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终端事业部,任命在中兴内部被称作“曾十亿”的曾学忠为终端CEO。曾学忠上任后,力主中兴终端全面转型变革,放弃了十年来的机海战术,聚焦精品创新。
侯为贵回忆,“中兴仔细分析了终端的消费者层次,根据我们的特点定位中兴要做哪一层。中兴现在聚焦中高端,即千元或千元以上的手机。终端产品也会根据细分用户如政府公务员或者企业中高层的需求痛点进行设计,满足他们对安全、对云的需求。”侯为贵不止一次提到,2015年的中兴一定要对产品和服务有新思路,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这不是空喊口号。今年7月的AXON天机发布会上,中兴抢在苹果之前,率先推出了首款压力屏手机。10月份习近平主席赴英进行国事访问时,作为代表中国走向国际化的产品,中兴AXON天机更是被列入“国礼”之一,以此来纪念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经此一役,沉默少言却思维严谨的侯为贵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认为企业家要永远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科技企业强调技术创新,但仍然是市场和客户导向,不能盲目创新。同时要与市场脉搏共振,过快过慢都不行。中兴每年研发投入几十亿,今年预计将超过100亿元,这么大的投入必须要结合市场并握准前瞻性技术的演变,以支撑公司在未来技术的升级换代中不掉队,并能够适度领先。”
他承认向to C端转型时会遭遇痛苦,“转型中难免会让原有市场规模减下来,有些人非常不适应,这时就要忍痛割爱。很多时候,企业家都可以看清前面的路,就是看能不能在行动上坚决了。”
在近日一次采访中,侯为贵依然温和严谨,谈话轻声细语。当提到中兴唯一一次亏损时,他毫不回避,并将其作为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注脚。“2012年,对我们是一个教训,那时,中兴大力投入海外市场,并没有考虑好公司的承受力。”2011年,中兴布局海外业务步子走得过大,但对基层业务单位特别是海外单位、存在的风险,预测管理不足。
“这些问题最后给中兴的教训是实事求是、不要掩盖,把这些问题尖锐地提出来并积极应对。”2012年,侯为贵意识到问题之后果断对海外扩张做了急刹车,并从管理、产品、市场、人力资源等四大方面进行变革。公司管理层决定集体降薪,加强干部问责、缩减费用、精简销售层级,形成总部、事业部、代表处三级架构。短短一年时间,也就是2013年,中兴扭亏为盈。
即便如此,侯为贵认为中兴并没有喘气的时间,新挑战正在袭来。
移动互联、万物互联、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席卷全球,信息产业更是以各种方式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侯为贵当然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宽带化”与“泛在化”的万物移动互联M-ICT时代的到来,将是加速新一轮创新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兴在2014年宣布把CT(传统通讯技术)视野扩展到M-ICT视野。现在,M-ICT战略实施一年多,中兴也更关注用户需求及痛点。之前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兴M-ICT战略已初见成效,以芯片、政企、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同比增幅为46%。同时,在4G/5G等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创新引领下,中兴通讯传统运营商业务同比增长22%。
面向消费者的手机终端方面,旗舰精品战略和全球大国布局带动中兴中高端手机三季度实现环比提升。中兴今年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市场份额实现北美第四、澳大利亚前三、俄罗斯前五、印尼前四。7月中兴AXON天机全球入市,成为随中国高访团出访美英的国礼和9国总统总理用机,初步树立AXON天机高端商务形象。
今年,中国信息产业市场规模预计会超过15万亿元,明年会超过16万亿元,但作为创始人的侯为贵已年过古稀。正在快速崛起的新一代创业新贵,是否已经抢去老一代创业者的风头?回首中兴发展过往,从280万注册资金到年营收近千亿的跨国企业,并成为全球第四大通信商,侯为贵对创业者提出忠告:“目前创业‘不快则死’的压力加大,要提升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信息与资本的快速流动和泡沫化,在加速企业成长的同时,也催生了创业者一夜暴富的现象,同时对实业也产生一些不好的示范。创业者的心态切忌浮躁。”
他提醒创业者随时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有时心中所想与现实差距巨大,这时候创业者的决心很重要,“忍痛割肉不能手软”。
通信产业往往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步。今年也是中兴创立三十周年,侯为贵相信通信市场巨大缺口必然因改革开放红利变成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作为中国80年代科技界创业代表,他亦有产业报国的热情。
在他看来,老一代企业家产业报国情怀多一些,年轻一代的创业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多一些。但无论哪一代人,回馈社会的情怀应该是共通的,“创业家应该是企业家,不是资本家,要为实业做更多事情,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解决更多就业”。
相关图片:
↑图:等候在门口的公司总裁侯为贵激动地迎上前去
↑图:据说当时侯为贵与任正非惺惺相惜
↑图:侯为贵_图片_互动百科
↑图:年度财务报告-搜狐it
↑图:中兴通讯侯为贵:温和的机会主义者再次爆发
↑图:内;而段永平,侯为贵
↑图:侯为贵传授给侯正光的管理三要点,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