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犀利坚持到底 试驾凯迪拉克SRX
精彩内容:
根据2014年度数据,武汉已经一跃跻身全国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排名全国第八,是中国中部地区第一个过万亿的城市。
但是一直以来,武汉的工资水平却处于全国中游甚至中下游,月薪两三千的打工族大有人在,这与武汉目前的巨大发展形成强烈反差。
武汉人最爱拿大武汉和大上海比较,
那么现在就以上海VS武汉为例来看,
为什么两个城市人均GDP不相上下
(武汉9.84,上海9.76),
但武汉工资水平远低于上海:
1. 同样的企业在上海效益更好,武汉企业员工收入自然偏低
在上海,有一个全国知名的车企上汽集团,对应在武汉,也有一个全国知名的车企东风集团。
2013年,上汽集团销售额是5600亿元,
净利润是248亿元。
2013年,东风集团销售额是4500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
也就是说,
上汽的销售额是东风的1.24倍,
但净利润却是后者的2.36倍。
再看上海宝钢和武钢。2013年,
宝钢的销售额是1900亿元,利润是58亿元。
2013年,武钢的销售额是895亿元,
利润是4亿元。
宝钢的销售额是武钢的2.1倍,利润是后者的14.5倍。这就是差距。
其实,上海有的石化、港口、基建、百货、电力等创造GDP的企业,武汉大致也有对应的实体企业。只不过,由于上海企业的管理水平、行业地位等的差异,大部分都是业内的龙头企业,所获得的人均利润远远高于武汉的企业。所以,武汉企业的员工待遇就会偏低了。
2.武汉多为“屌丝”行业
上海作为金融服务中心,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在GDP总构成中的比例要比武汉大得多。在金融业这种高大上的行业,利润率之高,显然是武汉这种只能依赖物流贸易来苦哈哈赚钱的区域经济中心所无法想象的。
举例来说,2013年上海服务业中最赚钱的企业是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利润分别是622亿元和409亿元,武汉服务业中利润最高的是湖北能源和武商集团,利润分别是9.4亿元和4.6亿元。这差距一看就是巨大的,于是这种落差自然就会反应到工资待遇当中。
3.武汉“满城挖”,挖路挖出的高GDP与收入水平无关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GDP和收入呈正比,但是武汉的各种工程项目占了GDP的大头。
比如,修一栋大楼可以创造100W的GDP,那么把这个大楼拆了重造10次就会有1000W的GDP。
在这种情况下,武汉的高GDP自然就跟普通人的收入没多大关系了,普通民众的福利状况不但无法得到同步改善,甚至还有可能下降。
4.武汉VS上海统计基数不一样。
武汉的外来人口多不多?当然多!但是武汉的外来人口数量,相对于上海北京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武汉大约有200多万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20%。上海呢?有近1000万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接近一半!
这直接导致了平均收入统计当中的基数的差别。
5.还有最可怕的一个原因
据说,武汉的打工族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在武汉,工资只有两三千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就连勒两三千工资的工作,
都尼玛有无数人削尖了脑阔,抢到干!!
不多说了,
小编又要克搬砖了!
相关图片:
↑图:武汉凯迪山西揽走十几亿(图)
↑图: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图:武汉凯迪招聘_武汉凯迪吧_武汉凯迪群_武汉
↑图:武汉凯迪绿色能源开发运营有限公
↑图:武汉凯迪电力生物质发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