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

图片大全

[夏衍幼儿园]包身工夏衍_晚年夏衍,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541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12-29 10:26:32

奔跑吧小葵花 四省活动 杭州夏衍幼儿园杭州半山幼儿园


精彩内容:

晚年夏衍和大黄猫。

夏衍与孙女沈芸(右二)和外孙女合影。

夏衍手书“九九消寒图”。

■本报记者 沈轶伦

冬至这天,沈芸照例要做的是,拿出那幅字来——双钩法制成的“九九消寒图”,上面印着她再熟悉不过的九个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虽然,祖父夏衍已经离开整整20周年了,但往昔在爷爷书房里的光景,仍清晰如昨。她永远记得,爷爷冬至日开始写这九个字的情景:每个字九画,每天用朱红描上一画,等八十一笔全部描完,庭前春意已至。

人间不会永远是冬天

1975年7月12日清晨,夏衍被解除“监护”,从秦城监狱回家。回到北京南竹竿胡同113号的家。原来独居的院子,已经迁入了七户人家,加上夏衍家一共八户,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

夏衍家只保留了一排朝南的正房:一间客厅和两间东西房,再加厨房和厕所。

沈芸记得,回到家的祖父夏衍就住在原来的客厅里,窄窄单人床紧挨着客厅西边的墙,床头放个茶几,床尾摆把藤椅。一张吃饭用的四方桌放在屋子中间,冬天再生上个大炉子,一家三代住在一起,活动空间非常局促。

饶是如此,夏衍已深觉庆幸,他写信告诉老友:“十年来第一次得到团聚,深有‘生还偶然遂’之感。”在夏衍回家的几天之后,“首先来看望我的是廖承志和李一氓同志,承志的乐观,一氓的安详,给了我无穷的勇气。廖用两手按住我的肩膀,笑着说:人间不会永远是冬天。”

我想我的猫了

就在夏衍回家当天,一件令他及家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离家已久的老黄猫博博忽然出现在院子里,喵喵叫着,拖着身体爬到了夏衍脚边。

博博是被人放在草帽里送到家里的,小时候因为身上长了皮炎毛发斑驳剥落,取名谐音“博博”。这只小黄猫成年后“雄霸一方”,非常聪明,它常常彻夜出去玩,天不亮就回家,大冬天里带着一身冷气,钻进夏衍的被窝里。

夏衍被抓后,博博也离家不见了。谁也不能回答,为何在八年七个月后的这一天,博博竟然会心有灵犀地知道老主人回来了,挣扎着又来到主人脚边。然而,回家第二天,博博死了。似乎长久以来,它就在等待着这最后一次见面。

夏衍嘱咐家人称博博为“义猫”,郑重地把它埋在院内还残存的葡萄架下。

“从来不知道疲劳的我,现在已经是体残心惫的老人了”,这是夏衍回到家后的一再感叹。在这个阴云未散的夏天,他又一次写了一遍《我的家史》,落款为“一九七五年八月二十日,记于北京。”这次跟以前任何一次的“交代”都不同,他准备留给家人。于是,他在第二年特地加上了一行字:“沈宁妥存七六.四.三。”

他重新开始养猫,也许是为纪念“义猫”博博之故,他尤其偏爱黄毛猫。他重养的两只小黄猫,长毛起名“松松”,短毛唤“老鼠”。他还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小猫的成长过程:“十一月二十三日晨二时二十分,‘鼠’捕第四只鼠。十一月二十四日,晨四时半,‘鼠’捕第五只鼠。”

夏衍不许家人阉猫,也不许用笼子关住猫,给了它们四处溜达的自由。春天,猫儿发情外出,通宵不归,全家都被夏衍动员出去找猫,等到猫都归了窝,才算合家安宁。他甚至会与猫说话:“你们昨天晚上是开会了吗?开得那么晚。”“你们是在屋顶上开舞会吧,这么大声。”

沈芸眼里的爷爷,刚刚出狱回家不久,就拄着双拐兴致盎然地去给爱猫做猫饭。猫饭是用带鱼煮后,去了骨头,再配上软骨、洋白菜等熬成半稠状。全程用小火慢慢炖,而夏衍就不急不慢地等着。

夏衍中午吃饭,也总是一边逗猫一边进食,自己桌上不过一饭一菜,碗里仅见的一点荤腥很快都到了桌边猫肚子里,但他高兴。有时外面的野猫闻到伙食味道溜进院子里来,沈家人也都给喂饭,等混熟了,给猫戴上个防虫项圈,也就算“入了籍”。

1978年冬,夏衍出席广东省文联成立大会,顺便游玩广州附近的七峰、六湖、三洞等风景名胜。大家正十分尽兴,夏衍忽然对同行的人说:“我想回去,回北京去。”

对方很诧异:“怎么刚来几天,就要回去?”

夏衍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想我的猫。”

那次外出,在写给孙女沈芸的家书里,夏衍反复叮嘱的也还是,“要看好那几只猫啊”。

他对自己的一生

早有评价

少小离家的夏衍,口味却一直保持南方化。

沈芸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按北京的风俗全家和面包饺子,但爷爷则另吃馄饨,还边吃边“讽刺”道:“刚到第二代就北方化了。”

有一段时间,夏衍负责记录夫人每天买菜的花销,刚刚念小学的沈芸十分佩服爷爷算账时从来不打草稿。等到她长大后,见到了一本祖父在日本“明专”念书时做的高等数学作业,才明白简单的日常算术对爷爷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夏衍也亲自教沈芸一些小学语文课文,和学校不同的是,他从后面往前教,书越念越简单,字越写越容易。这种教学方法一被家人发现,立即得以“纠正”。沈芸只觉得,作为一个小孩子,她从来也没意识到是在受一位文化名人的言传身教,反而觉得做爷爷的小学生很轻松。直到在课本上读到爷爷写的 《野草》和《包身工》,“得意之余,还有种怪怪的感觉。”

至于言教,则是沈芸在“一意孤行”去上电影学院后,夏衍避开直接面对“叛逆”孙女,而对周围人讲,青年不应该只满足电影的专业,而要多读读《古文观止》,积累经典文学的知识等等。祖父的这些话,在他去世后的几年里,沈芸才开始领悟其中的拳拳之心。

作为祖父的夏衍,在孩子面前从不诉苦,也不沉溺于个人的得失。沈芸知道,爷爷选择把许多的往事“烂在肚子里带走了”。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由于邓颖超同志的关照,当时处境尚不自由的夏衍得以去参加总理的遗体告别。沈芸记得,那天,从不流泪的爷爷不仅流了眼泪,回到家还放声大哭。

1977年7月25日,恰逢党龄50年之际,夏衍恢复组织关系。

同年9月,夏衍去了上海二姐家,在上海定做了一只后跟两英寸高的“高跟鞋”,这样他便可以丢掉双拐,拄着拐杖行走了。9月28日夏衍由沪返京,30日出席了国庆招待会,从此复出。

1988年起,夏衍分四次将珍藏的纳兰性德手卷、94件藏画、全部的邮品及2800册书籍分别捐给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和现代文学馆。沈芸记得,1991年,爷爷请方行同志代表上博取走所藏邮票时,有人问他,还要不要再看看?爷爷一如平常,摆了摆手。“当时的我懵懵懂懂,现在想起来,却对爷爷那一刻了却后顾之忧的释然神情有着一份深刻的记忆。”

从1985年到1995年,在夏衍人生最后的这十年间,各方面为夏衍组织的各种纪念性活动不下十次,夏衍还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但沈芸却清楚记得一位朋友告诉她的,夏衍在一次电影会议上的开场白,他说,“昨天,电视上说我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电影事业,我还没死呢,怎么能说是毕生呢?”

在孙女听来,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是爷爷的自审。“想来,他对无论是生前、盖棺,抑或溢美、切实的种种说法,早已有了自己的评价。”

参考

《夏衍传》陈坚 陈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夏衍全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懒寻旧梦录》夏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相关图片:

奔跑吧星宝贝 夏衍幼儿园东宁路园区元旦亲子

↑图:奔跑吧星宝贝 夏衍幼儿园东宁路园区元旦亲子

濮幼教育集团夏衍幼儿园正式开学喽 - 江

↑图:濮幼教育集团夏衍幼儿园正式开学喽 - 江

夏衍幼儿园:让孩子走进童话世界-幼儿园-浙江在

↑图:夏衍幼儿园:让孩子走进童话世界-幼儿园-浙江在

夏衍幼儿园教师练瑜伽 身心旅行-杭网小记者

↑图:夏衍幼儿园教师练瑜伽 身心旅行-杭网小记者

画房子._杭州市夏衍幼儿园

↑图:画房子._杭州市夏衍幼儿园

夏衍幼儿园小朋友认真学交规 安全过马路-杭网

↑图:夏衍幼儿园小朋友认真学交规 安全过马路-杭网

运动快乐一家亲 杭州市夏衍幼儿园大型趣味亲

↑图:运动快乐一家亲 杭州市夏衍幼儿园大型趣味亲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企业推荐 | 推荐电商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