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县陶乐镇民间文艺演出
精彩内容:
从赤脚医生到医学专家
“赤脚医生的经历让我对知识如饥似渴”
1957年,孙涛出生于宁夏陶乐县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母亲凭借缝纫手艺,起早贪黑劳作供他上完了高中。贫苦的家庭环境,从小造就了孙涛坚毅而果敢的性格。
1975年高中毕业,孙涛下乡来到宁夏陶乐县东方红公社。那时农村缺医少药,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只能扛着。得益于高中时在县医院学习的医疗基础知识,孙涛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他边学边干,不论童叟相邀,他都会背上药箱去诊治送药,解救乡亲们的燃眉之急。那个时代,国家贫穷,医学专家奇缺,由于没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医学、病理等知识匮乏,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虽说是小病,但能治疗能解决,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因而,村民群众十分敬重赤脚医生,都认为他们是村里的大知识分子,是救命恩人。“赤脚医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我对知识如饥似渴”,这段赤脚医生的经历,坚定了孙涛继续学医的坚定信念。
1977年国家高考制度恢复,孙涛如愿考上了宁夏医学院。“那个时候的我,对知识的渴求非常纯粹,不带任何功利性,于学习中自得其乐”,回忆起医学院的求学生涯,孙涛脸上的幸福溢于言表。
1982年孙涛大学毕业,他以大学平均成绩93分的高分,从200多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成了一名正式的医生。那时技术落后,没有CT,更没有核磁这些病情诊断的仪器。“80年代,通过颈动脉造影打造影剂看血管的显影、看血管的变化来判断长瘤子与否,技术员负责‘曝光’,我推药,‘曝光’和推药必须同步,两者同步需要医生凭借经验把握时机,适度为之。”技术落后,对医生的能力要求就更高,老同志用一两年才能学会的技术,孙涛3个月就掌握了。在之后的岁月里,孙涛多次面临人生抉择,他曾有留在大城市和远走异国的机会,但他都没有离开宁夏。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孙涛却说:“我始终认为最需要我的地方在家乡,最能体现我的价值的地方也在家乡。再说,穷地方并不影响一个人拥有富精神,小地方同样可以有大作为。”
“乡亲们的病痛,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是癫痫疾病的高发区,癫痫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对患者身体、精神、婚姻、教育、就业等,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许多人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遭受来自社会的歧视。孙涛在行医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他们的疾苦,于是很早就将癫痫治疗作为自己在科研领域的主攻方向。
孙涛在“岛叶癫痫”研究上的独到建树,是他针对“岛叶癫痫”环路、发病机制,进行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系列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岛叶癫痫”具有“独立性”和“复合性”等理论。
在攻克了癫痫病难题后,孙涛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种地方顽疾——脑囊虫病。脑囊虫病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常见病,从此他又开始了“脑囊虫神经影像与免疫学相关性研究及治疗方式选择”研究,提出脑囊虫抗原、抗体检测与结合概念,此举大大降低了病人术后复发率,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疗效。
孙涛提起科研的收获如数家珍,他说“科学研究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除上述领域外,孙涛还对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三叉神经痛血管减压术复发因素及长期疗效的研究”一文,在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了大会交流,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全文发表于奥地利《神经外科学报》上,其研究成果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还开展了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瘤的基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不断与国际科研接轨。
近年来,孙涛主持“973”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3项,获得省部级各类科技成果奖20余项,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获省级成果奖15项。先后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参与编著专业书籍15部,主编出版著作5部。他个人先后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宁夏“塞上英才”称号等荣誉。
刀锋游走33年,国内“岛叶癫痫”研究第一人
身为宁夏神经外科领域的“王牌”医师,即便在担任附院院长和宁夏医科大学校长期间,孙涛也从未放下过手术刀。每天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他仍坚持上门诊、查病房,为患者诊病,他在学校的办公室有时还会充当临时诊室。
一次,一位小脑肿瘤患者突然出现脑疝,呼吸微弱。正在处理公务的孙涛放下文件就赶到了学校旁边的附属医院,立即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并果断地进行脑室外引流。正是由于这次及时抢救,患者脱离了危险,手术治疗后,患者病愈出院,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在孙涛还是主治医师时,他曾创下过这样的纪录:一个人主管20多张病床,一上午连续为6个病人做穿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做手术。许多次他下了手术台,来不及回家吃饭,就直接从病房赶到办公室,继续处理各种公务。
2003年上半年,“非典”肆虐全国。在学校附属医院,从内蒙古来的一名患者被确诊为宁夏首例“非典”感染病例,一周之内“非典”病人就猛增至5人。孙涛临危不惧,每天带头走进隔离病房,和一线临床医生并肩战斗,两个月内无一例医护人员被感染。很多人为他捏着一把汗,他说:“作为院长,我这时候不站出来更待何时!”
今年58岁的孙涛,从医33年。20世纪80年代曾师从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受导师的影响,孙涛很早就开始了对癫痫病的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展了“小脑电刺激治疗癫痫”基础研究,为国内开展小脑电刺激治疗癫痫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是宁夏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创新奖”的第三人,获奖的理由是他对“岛叶癫痫”的独特研究。他将岛叶癫痫从传统颞叶癫痫中独立出来,对提高癫痫治疗整体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及临床价值。他用8年时间完成专著《岛叶癫痫》,促成学界临床工作中对岛叶癫痫的关注,也奠定了孙涛作为国内岛叶癫痫研究第一人的地位。
“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任重而道远”
孙涛长期致力于民族地区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研究。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老年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专著《老年神经外科》;他在西部较早开展神经介入、神经内镜、微创神经外科和功能神经外科。他开展的“岩斜区肿瘤切除术”“动脉瘤手术夹闭及介入治疗”“颅咽管瘤切除术”等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宁夏神经外科领域10余项业务空白,极大降低了手术残疾率和死亡率。一些高难度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力促进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神经外科临床诊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医者仁心,能用自己的医术造福桑梓,是孙涛感到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他的医术获得了患者的信任、同仁的认可,当选宁夏“十大白衣卫士”,荣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成就奖”,并于2012年当选为中华医学神经外科学会第六届委员会功能神经外科学名誉组长。
近几年,孙涛再次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力发展回族医药产业为契机,立足民族地区区域特色,将研究和开发回医药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努力方向。培养回医药人才,推进回医药科学研究和回医药产品产业化,已经把宁夏医科大学打造成为了全国唯一的集教育、科研、产品研发和临床诊疗为一体的回医药产学研基地。
“宁夏医学教育能有今天,我很欣慰”
2015年8月,孙涛获得“中国好校长”的荣誉,他为宁夏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宁夏医科大学是宁夏唯一的医学院校,孙涛担任该校校长已15年。
“民族地区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只靠一两个好医生是不够的,必须把技术传播开来,事业才能进步,百姓才能受益。”神经外科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手术难度大,设备要求高,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的限制,科研和医疗工作起步晚,技术力量弱。为了提高本地区医疗水平,改善群众医疗条件,孙涛不但将自己的学识奉献于家乡,而且还长期致力于本地区神经外科人才的培养工作。在他的培养和带动下,宁夏神经外科医师人数由10年前不足4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所有县级以上人民医院都设立了神经外科病房。现在,一支高水平的神经外科医疗团队逐渐发展起来,患者们再也不用远赴西安、北京等大城市求医问药,而且他们也不用排着队等孙涛大夫来看病、做手术了,因为一大批医技精湛的神经外科大夫真正成长起来了,并且这支队伍在不断地壮大。
他上任伊始,提出了四大办学目标:以“大医学院”的理念建设学校新校区;本科教学水平要“争优保良”;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建成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宁夏医科大学,办学方向则瞄准了“西部一流”。起初很多人认为这是痴人说梦。2000年,宁夏医学院的学生只有3000多人,占地只有200余亩,建筑面积不足8万平方米,别说培养博士,整个学校也只有几个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科研项目更是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项国家级项目,所有各级各类科研经费勉强能达到100万。
当初,学校每年能拿下3个国家级项目就高兴好一阵子。2011年,该校一年拿下49个国家级项目,其中45项是国家基金项目,所得科研经费与“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持平。2015年更是获批73项,立项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该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12个涉医专业全部实现一本招生,全部线上录满。
“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孙涛坦言:“我们本来就在西北,条件很差,再不去抓紧新校区建设,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就留不住人,进而丧失竞争的机会。”只有筑好了巢,凤凰才会来。新校区建成至今,学校的人才队伍得到优化,几年间,学校引进的高端人才比过去40多年的总和还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年间增长了20余倍,多位国内知名专家被吸引到学校,成为所在学科领军人物。
楼起来了,人有了,硬件夯实了,内涵建设就开始快速发展。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一批“国”字号项目纷纷落户宁夏医科大学。学科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由单一的医学学科,发展为医学、管理学、理学三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拓展到17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达到8个。有了内涵的积累,2008年宁夏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学校更是顺利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验收,一次性获批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在2015年“寻找中国好校长”的颁奖典礼上,宁夏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淑卿受托,代表孙涛出席了颁奖典礼,她说:“有一种人,他的根扎得很深,他的枝叶覆盖很广,人们敬佩于他的德行、受惠于他的事业。孙涛,一位老师、一位学者、一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他正以这样一种形象继续行走在医学道路上,正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这片广阔天地中,继续散发璀璨光芒。”
33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值而立之年;33年,对于孙涛来说,是把根深扎于宁夏大地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的33年。自从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孙涛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线临床工作,他说“33年,我无怨无悔”。
相关图片:
↑图:中国行政区划最小的县宁夏陶乐县被撤销(组图
↑图:宁夏陶乐县建制被撤销 在押人犯安全转移(组图
↑图:宁夏陶乐县地图_国内最大的地图搜索网站
↑图: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陶乐县组织史资料
↑图:黄河秋汛 宁夏陶乐段唯一浮桥断裂(组图)
↑图:宁夏陶乐县建制被撤销 在押人犯安全转移--社会
↑图:中国报道―宁夏陶乐县建制被撤销 在押人犯安
↑图:中国行政区划最小的县--宁夏陶乐县被撤销--图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