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碗力王昆山争霸赛 叶齐春VS林华明
精彩内容:
叶华明
1940年于澳门,叶挺全家合影,前排右一系叶华明。
办公室场景。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麒麟山疗养院一栋环境清幽的小楼里,连日来,李淑卿老人家沉浸在悲伤中。就在几天前,11月29日02时50分,一生相濡以沫的老伴叶华明,不幸病逝,走完82岁一生。
“夜里睡不着,稍稍醒了就哭。”叶华明的女儿叶向阳昨日向南都记者描述了母亲李淑卿近来的状态。她说,母亲近来身体和状态都不怎么好,待父亲叶华明的追悼会办完之后,再好好聊一下父亲的生前身后事。
公开资料显示,叶华明是一位堪称传奇人物的老人。49岁时,从北京南下深圳当了名拓荒牛,五千元起家,一手创办先科公司,造出中国第一张LD视盘和CD唱盘。1992年小平南巡视察先科,使得先科盛名远扬一时无两。曾经如雷贯耳的“世界看中国,中国有先科”广告语犹在耳边。
叶华明=先科,先科=叶华明。物是人非,荣光也好,衰落也罢,先科早已成追忆,成为故事里的事,蒙上灰尘。
广为人所知的是,叶华明的另一个身份———叶挺将军的四子。
本周六上午10时,深圳殡仪馆大礼堂,叶华明遗体送别仪式将在此举行。随着老人的远去,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就此谢幕。
澳门出生,延安长大
媒体报道显示,澳门贾伯乐提督街76号,一栋两层小楼的百年老房子,门前竖立有一方石刻铭牌,上书:叶挺故居。该宅为叶挺夫人李秀文的父亲李少村所购置,叶挺的9位子女有7位是在此诞生的。1927至1941年间,叶挺与夫人和子女共同生活在这幢楼内。1934年,叶华明出生在这栋小楼里。澳门叶挺故居于2011年12月29日揭幕,四子叶华明和七子叶正光主持了揭幕仪式。彼时,正逢叶挺飞机失事逝世65周年。
在澳门出生后,叶华明随着父母辗转奔波重庆等地。后又辗转到了延安。到了1946年5月初,叶华明兄妹又在周恩来的亲自安排下,被转移到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当时解放区的大城市张家口。在那里,他们兄妹的生活全由聂荣臻元帅照顾。1947年初,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始,党中央为了保证这些烈士后代的安全,叶华明和哥哥叶正大等人又被转到东北解放区。
49岁从北京南下深圳
叶华明所编著的画册《先科的故事》里显示,1953年,叶华明从北京101中学毕业后,出于对父母亲及其弟妹的怀念,打算参加空军,当一名飞行员。19岁的叶华明去到苏联开始长达6年的留学生涯,学习航空电子专业。
学成归来,叶华明在当时由钱学森任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下属二分院二部一呆就是20年。此后,他又曾到荷兰留学一年。
1983年6月6日,已经49岁的叶华明在北京日报上看到深圳特区招聘干部的公告,两天后便与妹妹叶剑眉报了名,这是叶华明与深圳的第一次接触,也是他后半生缘定深圳的开始。当年,他从航天部二部调到深圳市科委,担任科委主任兼党组书记。妹妹则去了深圳特区报,后来担任文化版主编。
1984年4月,在叶华明来深不久后,其妻李淑卿带着两个小孩投奔而来,从京城来到“乡下”,安家落户。妻子自己去找了工作,叶华明没有出面找人给予特殊优待。他对妻子说“天塌不下来,别人如何生活,你就可以生活下去,没有什么大问题”。
科委是不是该成立一家公司?李淑卿至今依然记得当年往事。叶华明回家,把办公司的事情说了,还说,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先科”。拿出5000元作为公司的日常开支,1984年5月7日,先科公司成立,法人代表为叶华明。
一个时代开始。
诞生中国第一张LD视盘和CD唱盘
公司成立了,接下来该找项目。也是机缘巧合,港商林先生和他见面聊起荷兰飞利浦公司的激光视盘产品,这让他想起当年留学荷兰参观该公司时的深刻印象。一拍即合。1985年7月10日,激光视盘项目正式起航,经过几年前期建设,1990年8月16日,在先科公司的生产车间,诞生中国第一张CD唱盘“亚洲雄风”,亚运会会歌。到了1991年3月,中国第一张LD视盘横空出世。
现在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这意味着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光盘产业,成为继荷兰、日本、法国之外第四个既能生产C D音盘又能生产LD视盘的国家。
个中有个小插曲。广东省有领导提出,深圳没有力量发展这个激光视盘项目,交给广州来搞。当时,深圳市长梁湘婉拒。
再后来,1986年6月,衍生出了另一家公司———深圳市四季青花卉园林公司,先科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把飞利浦的先进技术引进深圳,荷兰的花卉也很出名,一并引进过来。
先科发展势头迅猛时期,一共有24家全资和控股公司,4000余名员工,总资产25亿,自然也是纳税大户。
1994年5月,先科集团董事长叶华明当选为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同年6月,先科集团被评为深圳市50家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集团。
1992年小平南巡视察先科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1月20日,小平南巡,其中一站便是视察先科。车子到达先科激光公司时,公司董事长叶华明等人迎上前去,和小平同志激动握手。有人介绍说,叶华明是叶挺将军的儿子。小平同志握住叶华明的手亲切地问:“你是叶老二吧?”“不是,我是老四”,叶华明伸出四只手指回答说。“呵,我们快40年没见面了。”
回访:不留碑文,骨灰撒进大海
先科的员工记得,叶华明的办公室挂有一幅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大事不糊涂,小事要糊涂,在先科工作的20年,叶华明从不过问下属企业经理的工资是多少,奖金多少,他认为应该由下属公司的规定来决定。有员工提及,经常有人向叶华明打小报告,反映谁谁的问题,他只是听听而已,很少会把那当做一件事去处理。
在先科,叶华明素以宽容大度而闻名,也有人直言不讳指出,正是叶华明的“善良”、好人,导致无法平衡各方利益。
“不辞艰难哪辞死,生死原来相游戏,只问此心无愧怍,赤条条来光棍逝。”这是叶挺文集《囚语》的开场白。叶华明生前提及,脍炙人口的《囚歌》是父亲叶挺送给好友郭沫若祝寿的,《囚语》中的这四句诗才是他对人生的总结,他这个儿子也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个人都是‘赤条条来光棍逝’。你挣多少个亿都没有用,到最后每个人都一样。”
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叶华明生前已做了交待:不留碑文,骨灰撒进大海。“想看我了就去看看大海吧。”
昨日,南都记者来到福田区八卦四路的先科大院,“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的小牌子依然钉在墙上,大院内早已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新主人是一家民营地产公司,此“先科”已非彼“先科”。
离这不远的位于银湖附近的四季青园林花卉公司,早已易主。不过,位于一楼的叶华明的办公室依然保留,原样状态。保安队长刘先生说,叶老人上次来好像是三年前的事了,其间,他给叶老送过几次别人送来的惠州罗浮山的山泉,一次是送去医院,一次是送去疗养院,老人连声感谢,走前还和他合影。
女儿叶向阳忙着张罗父亲的后事,她告诉南都记者,尊重父亲生前的意愿,父亲生前办公室遗留的物品,等开完追悼会,前去整理收集,好好保管。
墙上,一张张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的照片,显示着主人过往的荣光。“先科V C D,第一名。”一个摆放在显眼位置的奖牌,记载着先科、先科创始人叶华明的辉煌历史。
办公室布满灰尘,尘埃落地,历史随风而逝。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叶华明所编著的画册《先科的故事》)
采写:南都记者陈铭
摄影:南都记者徐文阁
相关图片:
↑图:叶华明_图片_互动百科
↑图:叶华明:父亲大难不惧大节不苟令人敬_新闻_电
↑图:2011年2月18日叶挺长子叶正大与叶华明到新馆
↑图:叶挺将军的儿子叶华明记者邹飞摄
↑图:叶挺将军四子叶华明病逝 曾任深圳市政协副主
↑图:叶华明_互动百科
↑图:叶挺第四子叶华明去世 为中国首批地空导弹专
↑图:胡耀邦甥孙:舅爷当总书记时亲戚没一个农转非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