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三步踩一拖二 指定比赛套路(晏飞华 李承红)
精彩内容:
Study on the Cognitive Paradig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 Perspective of Researching on the Complex Form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20th Century
作者简介:李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
内容提要: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存在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现象,其包括唯物主义认知范式、科学主义认知范式、人文主义认知范式、逻辑主义认知范式、自我主义认知范式五种。此五种认知范式的实践,不仅是凸显中国传统哲学内容、性质及其优缺点的过程,也是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情感磨合”的过程,从而成为分析西方哲学如何参与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国哲学怎样选择与吸收西方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应确立怎样的基本形态等问题的独特视角。
标题注释: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的历史考察”(13AZD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研究”(14ZDB006)的子课题“诠释学意识的兴起和中国诠释学研究历程”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换一种更为明确的表述就是“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范式”。此题目中包括两个需要解释的基本概念:一是“认知范式”,一是“认知中国传统哲学的范式”或“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
何谓“认知范式”?“认知”与“范式”这两个概念并非出自中国的学术辞典,它们都是舶来品,而本文所使用的“认知范式”一词,与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含义不尽相同,因而有必要对“认知范式”予以明确的解释与规定。
“认知”一词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旧的译名就是“认识”。一般情况下,心理活动被分为三类:认识、情感和意志,所以“认知”的本义是一种心理活动。这个心理活动包括形成概念、知觉、判断、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所以是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索里等人认为:“认知是一个人‘了解’客观世界的所经历的几个过程的总称。它包括感知、领悟和推理等几个比较独特的过程,这个术语含有意识到的意思。”①张春兴的看法是:“认知是个体经由意识活动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认知一词内涵广泛,举凡知觉、想象、辨认、推理、判断等复杂心理活动。”②魏屹东则指出,“认知是人类探索自然秘密的过程,具体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的操纵和运用。”③根据这些关于“认知”定义的陈述,我们可将“认知”的内涵归为如下几点:第一,认知是一种认识实践或行为;第二,这种认识实践的内容包括形成概念、知觉、判断、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第三,这种认识实践的功能和效果包括认清与把握对象、反思与检讨对象;第四,这个认识实践必须领悟对象的义理和意蕴;第五,这种认识实践负责判断、评论对象的内容和性质。概言之,所谓“认知”是指包括形成概念、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综合判断、价值评估等对被认知对象(内容、优长、不足、性质)的理解、领悟、判断和评价。这些思维活动必须借助某个参照系或多个参照系展开,而那些参照系都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原理、价值的学说,如唯物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逻辑主义(这里的“主义”只取“学说义”或“方法义”)等。也就是说,认知活动必然以某种思想方法为坐标,但不一定每种思想方法中的元素都被应用,认知主体是根据具体的认知对象进行认知,因而,认知也必然存在对象差异,即会发生认知坐标与被认知对象不相称或不相符的情形。
我们接着讨论“什么是‘范式’”。“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概念,他关于“范式”的表述主要有: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④一种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⑤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⑥一个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认可的研究方法、问题领域和解题标准的源头活水。⑦综合库恩的陈述,我们大体可将“范式”的基本含义理解为如下几点:第一,范式在一定时空内具有公认性;第二,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或模型;第三,范式为科学研究提供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第四,范式为某个研究共同体所信奉和实践。因此,范式实质上就是一种理论体系,是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它决定了研究者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等等。
相关图片:
↑图: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做
↑图: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做客卧龙人生文化讲坛-
↑图:儒学:生生之学的人生智慧
↑图:儒道佛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图:儒道佛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图:儒道佛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图:正版【大家精要:杨简】 李承贵 著 978754155
↑图:儒道佛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