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赫宣《我们不该这样的》MV面世 为热播剧画下完美句号
精彩内容:
这是欧萌科学家的第148篇文章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翻了自己的各种通讯工具。发现在陈述句后,严格使用句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不过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假设你拿到几张电影票,想问问周围的朋友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电影。于是,你用手机给两个朋友分别发了消息。其中一个回:“好” 另外一个回:“好。”
相较而言,你觉得哪个人的回应更真诚,或者说,更想和你去看电影?
根据语文老师多年的谆谆教诲,我们通常会认为,那些在邮件以及书面沟通中,正确使用标点的人,是严谨且靠谱的。在读过这项最新的心理实验研究结果后,我对“句号”的传统认知,又被无情的踩在脚下。
因为,心理学家发现:在短信、微信、以及各种类似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中,发送相同的对话内容,如果不写句号,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更—真—诚!
……此处停顿三秒钟……
……你是不是也想静静……
在最近一期的学术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中(影响因子2.7左右),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大学的心理学系发表了一篇论文:Texting insincerely: The role of the period in text messaging(言不由衷:句号在手机信息中的作用),论证了这个颠覆性的观点:不加句号的短消息显得更有诚意。
这篇论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一个126名大学生参与的心理学实验。实验参与者阅读了手机信息和手写信息两种形式的多组对话内容。在这些对话里,有些答复没有写句号,有些用句号。而参与者需要根据读到的内容,用1-7分来评价这些回复者的诚意。结果实验人员发现,针对手机信息,人们认为不写句号的内容更有诚意。但是在手写回复的便签条上,人们读到同样的内容时,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实验参与者阅读的内容分别印在模拟的手机对话框中或者便签纸上
显然,在利用不同载体进行沟通时,人们的语言习惯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短信、微信、以及各种即时通信软件中所使用的语言,其实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新的方言。由于即时通信无法看到表情,我们为了增加沟通中脆弱的信任感,会使用在其他沟通环境中不太常用的极端词汇,大量出现惊叹号和省略号,emoji表情,以及排山倒海的GIF动画。通常在这种语境下,我们期待的是非正式、口语化、快速以及即兴的回复。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方言”里,句号会减低人们的信任感可能是出于两方面原因:
在短消息结尾处加句号,暗示了发送者在回复消息时,有一个思考过程。而思考过的回复,有可能并不是最初的真实反应。
接收者在看短信息时,既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又读不出某句话的语气,所以会下意识地用想象力填补出一个情绪。而句号所反映的情绪和态度,更接近于面无表情……
尽管,心理学家的实验和分析都有些道理,但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句号与真诚之间的对立性,无法一概而论。我特意翻了一下手机里面的消息,发现年纪、职业习惯、谈话内容,以及使用通信软件的频率,都可能影响一个人是否使用句号。
如果是和长辈、领导聊天,或者是回答一个严肃的问题,加个句号,也许会显得态度特别端正!但是朋友间聊天、扯淡,在陈述句后面出现的句号,的确会有一种莫名的抽。离。感。
我依旧不确定句号和情绪表达的之间的关系,但自从我看过这篇论文后,已经无法正视每一个出现在手机消息里的句号了。此外,还有中文消息里的呵呵,以及英文的LOL……
想查阅以前的文章,请进入公众号,点击左下方“文章目录”,并猛戳文章标题
关于符号@的故事,请戳文章【世界人民是怎么念@这个符号的?】
“欧萌科学家”(europeanscientist)是一个有点欧洲,有点科普的公众号。我觉得人生大多数时候,可以先谈有意思,再谈有意义。
由于手机通讯语言肆虐,牛津字典宣布2015年度词汇,居然是emoji表情“笑哭”, 以下为各个系统对这个表情的演绎。你觉得哪个最让你"笑哭"?关于欧洲各国emoji表情使用偏好,请戳文章【那个Emoji小表(biao)情(za)出卖了你】
相关图片:
↑图:关于名人的好词好句号段-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
↑图:关于名人的好词好句号段-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
↑图:正版B1-中学生好词好句号段DJ_网上买书_收藏
↑图:《我的大学》好词好句号段、急需!-余下全文 _
↑图:双色作文.小学生好词好句号段 写人篇_网上买
↑图:别怕作文:小学生好词好句号段活学巧用(彩图珍
↑图:优秀小学生天天诵读的好句号段 - 迟志臣 - 图书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