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老人遭殴打拖行 是真的吗? 151010 晚报十点半
精彩内容: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好多关于银行方面文章,一则是银行高管大量逃离,跳槽到某某企业;一则是银行员工的工资怎么怎么低,工作怎么怎么苦逼,大量离职等。看到上面的两种情况,你觉得银行真的要倒闭了吗?
如果你觉得银行真的要倒闭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今年,我国的银行破产条例正式出台,也就是说,国家允许银行破产了。同时,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也进一步暗示着银行正在逐渐转变,这只能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和成熟中,银行离破产还有好远好远。单从国家这一层面,是不会放任其破产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论调呢?第一,我觉得这可能是银行的自我辩护。之前有着各种言论说银行员工工资高,工作轻松,朝九晚五。如果放任这种言论发展下去,肯定会对自己的利益产生影响,所以站在舆论的角度,银行就必须站出来诉苦。但是,他们还是拿着高工资、高福利,偶尔出来辟辟谣谁不会呢!第二,银行高管大量离职。既然银行的福利这么好,为什么还会离职呢?这其实与近期的金融大开放有关,国家鼓励金融的发展,所以各种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出现了,但是这些机构却大量的缺人,去市场上找人又不靠谱,所以就开始向银行发起攻势。银行的高管有资源啊,又有渠道,所以,这些公司就开出百万甚至千万年薪招人,在高薪的诱惑下还有生活等的压力下,高管离职是正常的,在高利益的驱使下,人和动物没有区别,去了那边工作轻松,坐等收钱,何乐而不为!但是,请你记住的是,银行员工工资并不低,每年依然有大量的毕业生在争银行一个基层的岗位,潜规则还是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银行的确面临一些威胁。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大力发展,P2P等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银行的低利率已经不能吸引投资者了,大量的投资者开始转向这些高收益的公司。往往这些公司的收益是银行的几倍或者几十倍。虽然很多投资者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把存在银行的钱拿出来投入到这些公司中,主要还是安全性问题,但是,随着行业的洗牌,大型的正规的公司的出现,相信银行的存款会大量外流。再加上央行近期的多次降息,存在银行的钱正在慢慢变少,而物价却在节节攀升,选择更有效的投资形式逐渐会成为一种趋势。
其次,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近期股市的大起大落虽然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是这也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仍然有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股民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加之现在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步加强,抗风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股市的了解也在加深,感性投资者开始往理性投资者转变,所以,流入股市的钱只会是逐步提升的。其他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完善,债券、基金等可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造成银行存款大量外流。投资者心态的转变是关键因素,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会形成一种理念,投资多元化会成为一种潮流。
再者,国家政策鼓励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资金流入了这一行业,人们的投资热情不断提升。但是,中国的互联网泡沫现在是比较严重的,资金的大量涌入说明投资者找不到一条好的路径,任凭资金上蹿下跳。由间接融资的难度系数大,条件苛刻,企业更倾向于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这也打击了间接融资市场,商业银行的处境更加艰难。
最后,银行固有的体制问题是自身缺乏竞争力的内在原因。银行有自己的体系。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国企是天然竞争不过私企的。因为银行的管理者只享有资产的使用权,却没有所有权。也就是说,管理者没有激励去做一些让银行未来发展更好地事。
但是,银行真的要倒闭了吗?
非也!银行有其存在的基础,银行的倒闭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银行之所以为银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它钱多,并且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小企业会倒闭的一个原因是资金链断裂,支持不了生产了,但银行却不会,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是不会放任银行破产的。再者,银行庞大的资金流也是支撑其生存下去的支柱。近年来,银行也在不断拓展其发展的新模式,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银行也在寻求“变”。
银行是资金的最终归宿。P2P发展迅猛,但是资金的托管必须在银行。大量资金外流到别的产品上去,但是最终都会回流到银行,银行只是利用资金的成本变高了,但是结果都一样。银行有着大数据的优势,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更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但是,银行会不会倒闭谁又能说得清呢!互联网刚开始兴起之前,大家都以为搜狐、网易和新浪这几大门户网站会独领风骚很多年,可是现在谁还敢这么说。目前BAT也是一样,未来就一定是他们的天下吗?时代发展太快,不进则退。
相关图片:
↑图:能人潘长江:戏里戏外农民工都如同自家兄弟-
↑图:【图】潘长江破产后 谁是给他雪中送炭的人?(
↑图:潘长江破产,妻子改嫁,引人深思_订阅_腾讯网
↑图:江苏卫视春晚开录 潘长江新作讽酒肉朋友_潘
↑图:潘长江破产,妻子改嫁,引人深思
↑图:潘长江牛群
↑图:潘长江破产,妻子改嫁,引人深思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