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笛前男友迟帅发感慨:人生向前看 140330
精彩内容:
现在丹妮每天要吃6种药。
蓝田瑶族乡新星村村民林丹妮今年23岁,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幼儿园老师,2015年11月份,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费用要100多万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亟盼爱心人士救助。
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日前,记者在新星村见到了刚做完第一次化疗回家休养的丹妮。冬日的阳光里透着丝丝寒意,丹妮戴着帽子、口罩,仅露出一双笑眼。姑娘脖子上有一道疤痕,是此前做淋巴瘤切除手术后留下的,由于还有一个肉瘤没切除,脖子上隆起一个鼓鼓的包。“医生说,这是比较罕见的由双肿瘤引起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丹妮摸了摸脖子,说道:“经过第一次化疗,现在疼痛已经有所缓解了。”
丹妮告诉记者,恶梦是从去年5月开始的。她因脖子疼痛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淋巴瘤。后来,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全面检查,被诊断为白血病。11月28日转到省人民医院治疗,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阳性高危组),并伴有髓系肉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丹妮清楚地记得,那天还在等肿瘤切除后的化验结果,突然双腿疼痛不已,连走路都困难,她是趴在地上爬着找到父亲的。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面对结果还是很伤心、很害怕。”她说,化验的结果很糟糕,比想象中严重,医生说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打击让一向乐观的她花了不少时间去调整情绪。
在医院经常鼓励病友要坚强
丹妮父亲林火明向记者摊出丹妮厚厚的一叠化验单、检查报告,翻动着手上的笔记本,念叨着:“你看,那天血小板降到23,医生说怕大出血,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这位从前连挂号都应付不来的老人,现在可以用笔记本把女儿化疗期间化验单上的重要项目数据记录下来。每一天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他都一一记录,时刻关注着这一组组数据的变化。
“医生说,三分靠治疗,七分靠心情。我要用勇敢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病魔的挑战,我还年轻,现在的医疗技术那么发达,我一定可以战胜病魔,痊愈的!”丹妮笑着说。
丹妮的母亲告诉记者,丹妮很乐观,在医院里还经常鼓励病友们要坚强,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
为筹治疗费家人四处奔波
丹妮现在每天要吃6种药共10多粒药丸。“化疗期间,要吃28粒呢。”丹妮说,接下来还要坚持6~7次的化疗。
在丹妮的药物中,记者看到一个小瓶装着的褐色小药片。林火明说,所有药物中,就数这个“格列卫”最贵,小小的药片要200多元一片,每天要服4片,大概要服用18个月,期间不能停药。
“用药不能停”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在丹妮母亲的脑海里,她奔跑于蓝田瑶族乡政府、社保所、妇联、民政等部门,寻求各方帮助。
丹妮住院期间,已经花费13万元。“很多都是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丹妮的母亲说,因为丹妮的病情比较复杂,脖子上的肿瘤还对她的白血病病情有影响,如果出现严重情况,还有可能要做骨髓移植手术,加上后续治疗费用,要花100多万元。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额的治疗费。
爱心专线
如果您愿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丹妮战胜病魔,请致电林火明(*******),爱心捐助账号户名:林火明,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账号:*******7624。
本组文/图本报记者黄宇翔特约通讯员刘耀龙通讯员黄雪冰
相关图片:
↑图:种丹妮迟帅《婆媳拼图》另类结婚照(1/5) - 明星
↑图:种丹妮迟帅《婆媳拼图》另类结婚照(1/5) - 明星
↑图:《剧场》进社区 种丹妮自称演坏人怕被糖砸(
↑图:迟帅的老婆照片_迟帅个人资料_迟帅秋瓷炫快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