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庆《北京的桥》(歌声飘过30年 百首金曲演唱会)
精彩内容: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十一孔联拱,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七事变”,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这些石狮子给古老的卢沟桥增添了几分童趣,如果您有时间来到卢沟桥,一定要好好观赏一下!
门票:20元;登城费3元
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
最佳季节:9月-10月的秋高气爽、枫叶渐红、银杏铺路,此时旅游最佳。
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7:00-19: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0-17:00
公交:乘983、661、662、459、339、624、310、458、896、309路公交车或旅游车至抗战雕塑园站下车即到。
自驾: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驶,进入周口店路,直行进入桥西街,沿桥西街行驶230米,过卢沟桥文化旅游区。
周边游玩推荐:北京园博园
北京园博园体现了“一轴、两点、三带、五园”的空间布局。一轴即贯穿东西的园博轴;两点即园林博物馆与锦绣谷;三带即三条从“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西区”延伸至园博园中的绿色景观走廊;五园即不同特色的五大核心展区,分别是: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生态展园和国际展园。北京园博园将建设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展示园林艺术全貌和发展的平台。北京园博会主展馆占地3.2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作为园博园核心区的主建筑,主要用于展示国内外造园艺术以及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展示奇石、插花、盆景等各类园林艺术作品。永定塔矗立在园博园内的鹰山之上,地上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成后将用于永定河历史文化展览,是北京地区最高的民族风格仿古高塔。 永定塔外观为辽金风格的木塔,古风古韵,塔身高度69.7米,设有两部观光电梯,将成为北京园博会的重要景观,游客登高远眺,可将园博园全貌尽收眼底。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场,至园博会筹建仍留有一个面积为10公顷,深达30米的大沙坑。设计师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成为北京园博会生态修复的新亮点,完美诠释“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理念。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4月-10月7:00-19:00;11月-3月7:30-18:00
公交:乘坐专55路、327路、951路或994路可到芦井北站下车,到达园博园6号门;乘坐391路、574路或565路,到地铁园博园站下车,转乘专55路、994路公交到达园博园3号门,或到芦井北站下车到达6号门。
八里桥
八里桥,原名永通桥,因东距通州8华里而被百姓俗称八里桥。历史上拱卫京师的古桥有三座,一为京西南的卢沟桥,二为京北昌平的朝宗桥,三为京东通州区的八里桥(永通桥)。八里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北走向,横跨通惠河,为石砌三券拱桥。中间大券如虹,可通舟楫,两旁小券对称,呈错落之势。桥上的每块石头之间嵌铁相连,十分坚固。八里桥的桥拱是北京独一无二的。除此外它的石雕装饰也很美,在32块汉白玉护栏板的望柱上都雕刻有造型各异、形态生动的石狮子。另外,在桥的东西两岸上各有一只趴在岸边的镇水石兽。镇水石兽体型庞大,虽然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已经残缺,但姿态仍然威武雄健,注视河面的神态也是非常生动。将它装饰在桥拱上寄托着老百姓依兽镇水、镇服兴风作浪的怪物求得平安的美好愿望。八里桥不仅是风景名胜,还是古战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八月,三万清军曾在这里与英法侵略军展开了一场血战。八里桥现位于京东的通州区,虽然位置偏僻但是每天人来人往甚是热闹。
公交:312路、615路、666路、667路、668路、669路、626路、647路-312路联运、668路快、669路快公交线路均经过此地;城铁八通线在八里桥站下车即到。
自驾:京通快速路辅路沿线。
周边游玩推荐:燃灯佛舍利塔
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是通州八景之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通州的象征。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燃灯佛舍利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13层,略有收分。原高48米,围44米,须弥座,双束腰,每面多嵌精美砖雕,下腰置二龙戏珠,上腰设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披甲顶盔。此塔距潞河数百米,然其影垂映河中,故乾隆帝有“郡城塔景落波尖”诗句。 塔的建造年代,国内学术界尚有争议;一说建开北朝梁太平二年(557年),一说建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两说相差76年。但不管何种说法成立,均意味着该塔建造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燃灯佛舍利塔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该塔与佑胜教寺相邻,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胜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徵。
门票:10元
地址:通州区大成街一号(要从三教庙进去 西海子公园无法近距离接触)
公交:乘坐322路、467路、666路等。
自驾:走京通高速,到新华大街在吉祥路向北行驶到通州电影院,继续向北行驶500米右转50米即到。
朝宗桥
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先后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建石桥,北曰“朝宗”,南曰“安济”。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它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早年每逢暴雨季节,洪水经常泛滥,辽金时期沙河上的木桥经不起洪水的冲击,时被冲垮,阻断往来,影响交通,在南沙河与北沙河交汇处的小镇为沙河镇,明代称沙河店,清代后改成沙河镇。而朝宗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洪水冲击,依旧坚固如初。高速公路建在朝宗桥的东侧,西侧的辅路还在使用朝宗桥。从明朝、清朝、民国时期到今天,朝宗桥被多次维护修理过。大桥北端东侧有明万历四年(1576)立的螭首方座汉白玉石碑一座,通高4.08米,宽1.1米,厚0.39米,立有明万历四年石碑1通,碑额正背俱篆书“大明”二字,碑身镌刻大字“朝宗桥”,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公交:途径公交线路有345路、670路、专70路等。
自驾:自驾车走八达岭高速公路,昌平口出。
周边游玩推荐: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昭陵、定陵、神路,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门票:明定陵:旺季65元、淡季45元;明长陵:旺季50元、淡季35元;明昭陵:旺季35元、淡季25元。
开放时间:旺季8:30-17:30(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8:3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公交:地铁13号线西二旗站,坐昌平线到终点南邵站,乘坐昌1路或22路到昌平东关,换乘314路公交车到达明十三陵;德胜门乘坐872路公交成直达明十三陵;乘坐345支线、886路、888路公交车到达昌平东关总站,再坐314路公交车到达十三陵。
自驾:去往定陵从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定陵;去往长陵从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长陵;去往昭陵从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昭陵;去往神路从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神路。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嘉靖十八年(1539),修此桥。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11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20余年,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之一。经过几次的修缮工作,琉璃河石桥脱下穿了几十年的“沥青装”,几百年来穿桥留下的几十车辙痕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在北京市还是第一次。这些车辙深度达十几厘米,是古代铁轴车常年压过形成的,这对研究古代桥梁和风俗都有重要文物价值, 同时也印证了琉璃河石桥对南北交通起到重要作用。据民国十三年《良乡县志·舆地志》载:“(琉璃河)石桥为朝宗孔道,四会轮蹄;北望卢沟,双虹对跨,诚京南要隘也。”如今,这座古老而壮丽的桥,仍保留着原有风貌,向人们展示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历史的沧桑。
公交:天桥乘坐917路快车在琉璃河站下车即到;838路公交车在广安门内乘车在琉璃河站下车。
自驾:京石高速在琉璃河环岛,转向岳疏路,之后进入京深路,即可到达琉璃河桥附近。
周边游玩推荐:岫云观
房山区是著名的“北京人”的故乡,琉璃河镇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著名的“北京人”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而琉璃河古镇,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在此建立都城,成为古燕国文明的发祥地、北京地区最早的都城。琉璃河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很多重要文物古迹。境内还有琉璃河大石桥和琉璃河岫云观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岫云观是奉明世宗敕命而建成的,行宫落成不久,世宗皇帝便于行宫驻跸。行宫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近百亩。中轴线主宫殿群五进规制,东有侧院,西有御花园,后有菜圃。四周有高大的宫墙。最前端是一个小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高大的宫门,呈城楼状。东接南北通衢,西望村烟旷野。小广场正南有戏楼一座,北面为内宫门,左右门房各3间。进内宫门是一座木牌楼,北有正殿3间东西配殿5间。其后又正殿3间,两侧有便门通向后边的院子,院子正北有凉亭一座,两侧接回廊。凉亭以北,院两侧有东西配殿各3间,正殿为皋殿,此殿略成方形,十分宏敞,面阔3间15.43米,进深3间。重檐庑殿顶,筒瓦调大脊,有吻兽,前檐为旋子彩绘。皋殿两山东西配殿各5间。最后是一座二层楼阁式宫殿,良乡离宫是明代京南唯一的一座行宫,气势宏伟。
公交:835路或者835路快车在琉璃河站上车,经过一站地在琉璃河镇政府下车,步行160米即到。
自驾:自琉璃河大桥向东北方向出发,到达终点即可,约3分钟。
银锭桥
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1984年,原桥拆除重建,仍以银锭为名。银锭桥长12米、宽7米、高8米、跨径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桥形似元宝,取名“银锭桥”。“银锭观山”是燕京小八景中的一景,在晴日的银锭桥上总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游人凭桥远眺,西山的轮廓在蓝天白云之下,美景蒙蒙;后海波光粼粼,两岸树影依稀,朴色悠扬。在桥的东边,是著名的烤肉季饭庄,每到中午或是晚上,这里是座无虚席。酒吧里放着时尚的摇滚,而远远的就是钟楼和鼓楼古色的面容,一群鸽子盘旋在古老的街市上面,底下就是寻常数百年的朴素民生。在游人如织的银锭桥上,不时可以看到远望或拍照的人们,他们的目光执著而专注,只是不知道观山的美景在他们心中是一种何样的解释。在桥身正面镌刻着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个楷体大字。字体工整浑厚,满着绿色,与周围的碧水、高杨、翠柳相融。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茏流翠;桥周围古宅相拥,胡同密集,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的王府、寺庙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桥的近处还有宋庆龄、郭沫若等多处名人故居,一派清雅幽静的氛围。别看银锭桥桥体不大,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
公交:乘坐13、42、107、111、118、810、823、612路公交车,北海北门下车即到。
周边游玩推荐: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城的中心区,主要由北海湖和琼华岛所组成。面积68公顷,其中水面约39公顷,陆地为29公顷。这里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历史。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达到0.6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0.39平方公里)。湖口琼华岛上建的藏式白塔为全园标志。北海北岸是几组宗教建筑,有小西天、大西天、阐福寺,西天梵境等,还有五色琉璃镶砌的九龙壁,两面各有蟠龙9条,戏珠于波涛云际,造型生动,色彩明快。园内还保存有文物铁影壁、一座16面多角形塔式石幢、495方历代著名书法家真迹、万岁山团城和承光殿玉佛等。北海团城内的玉佛高琢1.6米,为整块白玉雕而成,佛身镶嵌宝石,通体莹润,珠光夺目,极为珍贵。北海景点众多,一般分为:北岸景区、东岸景区、琼岛景区、团城景区四大区块。
门票:10元;联票20元
开放时间:6:00-22:00
相关图片:
↑图:摄影俱乐部-北京的桥 -
↑图:摄影俱乐部-北京的桥 -
↑图:摄影俱乐部-北京的桥 -
↑图:北京的桥千姿百态
↑图:【北京的桥】-尼康D700论坛-ZOL中关村在线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