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媛
紫砂器是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淡黄或紫黑等色。始创于宋代的紫砂器到了明代中期成为炙手可热的文人潮物,这同明代的饮茶风尚关联密切。
在明代,人们饮茶不仅讲究茶质、制茶方法、贮存的场所以及用水的好坏,而且还讲究吃茶的用器和环境。因此,饮茶一事,对茶具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在紫砂尚未风靡之前,茶壶以瓷壶为最好,但当紫砂问世之后,瞬间秒杀了瓷壶并取而代之。前人总结紫砂壶有七大优点,正是这些优点让紫砂在茶具界一不小心后来居上。
首先,用紫砂泡茶不失原味,它能使茶叶“色香味皆蕴”;其二,紫砂壶经久用,即使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芳沁而出;其三,茶味不易馊霉变质;其四,紫砂的耐热性能非常之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又可文火炖烧;其五,紫砂的传热性能差,使用提携不烫手;其六,紫砂久用反复摩挲后光泽美观;其七,紫砂泥色多变,耐人寻味。
能够具备这么多优点的紫砂在化学构成上是与其自身的属性很有关系的,首先紫砂原料也就是使用的粘土都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而且紫砂的烧成温度一般介于1100到1200摄氏度之间,烧成的成品吸水率小于2%,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
同时紫砂的显微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矿物团聚体,所以在团聚体内部有很多闭口气孔,这些气孔中保留了大量的空气,而空气的导热性能差,于是紫砂的保温性能就变得格外出色。
不过,紫砂仅仅具备这些外在的条件还不够,它的一举成名还在于它自身已成为了诗情画意乃至雕刻的载体。一把紫砂壶不仅在制作方面颇有讲究,譬如工艺传承,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壶形是否圆润饱满,是以传统式样为宗还是推陈出新见长等等都是值得品评的,此外还要看是否名手陶刻,行家一眼便能知晓壶面上的线条是否行刀爽利,刻艺高深。在这两项都具备的同时,如果一把紫砂壶的流传故事中还有一两个,两三个名人的交谊那真是既有故事又有工艺的一等一紫砂壶了。
紫砂壶的造型实在是太多样化了,就像一款汽车的外形一样,虽然造型万千,但是每种设计都能体现出人的性格,气度,乃至神态。造型清秀显得飘逸,造型古朴显得敦厚,造型轻快显得明朗,造型粗犷显得豪爽,而且这种造型语言也是随着观者的差异而呈现多样化的解读,这种感觉就如同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不同层面的理解一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流、扳、盖、肩,壶的每一个部位是怎样的线条变化都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紫砂壶按工艺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满足于不同藏家的爱好。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反朴归真的原理。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陶艺壶是一种是圆非圆,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种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紫砂器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时代的烙印和标志,概要归纳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明代比较注重器形,紫砂器的造型高雅朴拙,器物较少有装饰,故以素朴为主;清代前期,紫砂的造型丰富奇特,注重器物的装饰,加彩、堆雕等手法异彩纷呈;清代后期,紫砂的造型趋向简化,多取平面,注重雕刻诗词书画,器物的“文人”化味很浓。紫砂器的质地,有粗幼之分,粗糙者不受欢迎,细腻油滑者为上品,一般讲来,名家之作,精工细雕,胎质比较细腻,表面皆较平滑。
紫砂壶的 收藏与保养
紫砂壶的收藏也是要讲究机缘的,如果是想要收藏旧壶,首先需要能分辨紫砂的新旧。旧的紫砂器往往器表有一层自然的光泽,是由于久经盘玩,慢慢地透出来的温润光泽,被称之为“精光内蕴”,新器造旧,决无此特点。
真旧明清紫砂保存至今,大都不甚完美,或有残损崩裂。由是出现了各种修补拼凑术,如用蜡补缺,粘合后,再涂泥作色的;以陶泥仿制,拼合后,再作旧的;加彩紫砂腿色,以颜料添补的;器物残损,以金属片镶包,或以玉等嵌替的等等。
鉴定时,只要留心并细致查看,就会惊异的发现修补拼凑的痕迹,因为经过修补、拼凑、调色后的紫砂器,其形制、色调、质地,与愿器皆不可能完全相同,或多或少的丧失了原作的风貌和特征。
此外,如果能收藏到紫砂壶工艺制作大师的作品就更加难得了。近现代有诸多紫砂名家活跃在紫砂器创作的艺术殿堂中,一些著名的大师级紫砂工艺大师甚至已经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其作品当然是保值升值的不二之选。
但是并非大师的作品才具有绝对的价值,一些年轻的后起之秀也在紫砂的工艺探索和创新中颇有建树,收藏他们的作品也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总体说来,不论是谁的作品,保留了紫砂工艺的全部,在艺术上有其自身对紫砂独到的理解,像这类的作品无疑是具有艺术价值的。
保养紫砂壶时,除了要时常用棉布擦拭之外,泡养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养办法。将紫砂壶浸入盛有清水或茶水、干净而无异味的锅中,并投入茶叶,再将茶壶置于锅内煮上半小时或一小时,锅中的茶汤容量不能底于壶面以防茶壶烧裂,以此方法保养紫砂壶能够使紫砂壶的颜色变得温润如新。
把玩
橘粉女郎摩根石
□赵媛
在红绿柱石家族中,两大巨头无人不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然而作为他们的姻亲,摩根石可谓是长期生存在被巨星光芒掩盖住的区域,她的命名是直到1911年才实现的事,即便是这样,摩根石依然以粉红色的外表俘获众多拥趸者的心,优质的摩根石价格甚至要超过普通的祖母绿。
摩根石的硬度在7.5左右,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表面以及内部会呈现出难以形容的橘色加上浅色粉红和深色粉红过渡,甚至带有微蓝色的动人色彩,这种微妙的色彩变化让摩根石看起来娇艳可人。因为摩根石内部含有锰元素,所以她的主要颜色为粉红色,同时含有铯和铷元素,这使得摩根石的比重和折射率都高于普通的绿柱石。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宝石都需要经过热处理后才被加工和销售,摩根石也不例外。热处理其实就是通过高温的处理后,宝石颜色发生的变化,其结果是稳定的,因此宝石界对这种处理方法也是认可的。
摩根石作为一种年轻的宝石其产地却分布甚广,巴西、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均发现有摩根石。以目前来看,虽然摩根石的产量不高,但其价格现在正处于上升阶段,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她的价格预期是十分乐观的。
陶语
琉璃器与法华器
□赵媛
明代时,一种叫做法华器的瓷器开始盛行,这种瓷器是在琉璃器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因而两者在配方和工艺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琉璃虽然泛指古代的一种玻璃,但我们要讲述的是陶胎琉璃釉制品。
琉璃乃是古代建筑、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等的装饰饰件,因为有了琉璃的存在,才给建筑以及装饰带去了焕然非常的色彩,而这色彩的来源便是琉璃器表面上的釉。琉璃器的釉以铅作为助溶剂,以含铁、锰、钴、铜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石英制成。北京如今的琉璃厂便是明永乐迁都北京后烧制琉璃的所在。
与琉璃相似的法华从胎到釉都与之相似,唯不同处就是助溶剂的差异,法华采用牙硝作为助溶,它是明代中期以后在晋南一带盛行的具有特殊装饰效果的日用器皿。
在古代,“华”和“花”是一个字,但为何要在前面加一个“法”字?它的最早记载见于何时?这些问题还有待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法华的装饰方法“采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术,在陶胎表面上用特制带管的泥浆袋,勾勒成凸线的纹饰轮廓,然后分别以黄、绿、紫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成。”
在器物的底色上,琉璃一般采用黄、绿二色,但法华则以紫色或孔雀绿色为主,点缀黄、白、孔雀蓝花纹,加之其凸出的部分,使得整件器物布满了生动的艺术效果。
最收藏
(本版图片均源自网络)
相关图片:
↑图:福建台女主播赵媛被传与港大讲师有染致其妻死
↑图:非诚勿扰22号女嘉宾赵媛个人资料及 赵媛是做
↑图:赵媛表示自己已报警
↑图:内地女主播赵媛否认与港大讲师有染 揭秘赵媛
↑图:女主播赵媛被传为港大讲师小三 赵媛丈夫梁秋
↑图:我是销冠:郑开森林半岛赵媛 用心服务每一位客
↑图:赵媛 - 【赵媛简历】 - 常州58同城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