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

图片大全

[可乐男孩]北川可乐男孩_带孩子去超市,无意看到让我目瞪口呆的一幕

 423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6-1-11 15:28:25

探访如今的可乐男孩


精彩内容:

前不久带孩子去超市,在玩具区有一个小汽车的轨道,旁边小筐里有两三辆试玩的小车可以在轨道上玩。一个4、5岁的小男孩正在那玩着。可乐看见之后,也从筐里拿出一辆玩起来。结果,男孩一把抢过可乐手中的车说:“这是我的。”可乐几次试着跟男孩要,男孩都不给。看着可乐向我救助的眼神,我走过去对男孩说:“小朋友,这车是属于超市的,大家都可以玩,刚才这辆车是弟弟先拿到的,请你还给弟弟好吗?”男孩看了我一眼,把车递给了可乐,说:“我们一块玩吧。”这时,一直站在旁边没吱声的老太太说话了:“走吧,走吧,这个有什么好玩的。”没想到小男孩一把把老人推开:“你滚开。”然后快速拿起摔在一边的小汽车不断生气的敲着桌面。可乐看见后赶紧说:“哎,小哥哥,不能敲,会敲坏的。”

刚说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小男孩突然走到另一边,熟练的解下裤子居然对着轨道下的台面撒起尿来,一边尿还一边左右摇摆,同时嘴巴里还发出“嘟嘟嘟”的汽车声音。这时,正好经过一对夫妻,那女的看到这一幕,捂着嘴对男的一笑,说到:“老公,快看,这孩子也太可爱了。”

可能动静比较大,很快就有工作人员也跑过来了,说:“这谁家孩子,也不看着点,怎么随地尿啊,门口就有厕所。好家伙,你这一尿,来来往往的人滑倒了算谁的啊?有点素质行不?”

老太太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孩子嘛,谁忍得住,谁家没个孩子啊。至于嘛。谁家孩子要尿能憋得住啊。”然后嘟嘟囔囔拉着男孩走了。留下目瞪口呆的我们和一脸气愤跑去拿拖布的工作人员。

这一幕不仅让我想起去年网上就报过有个孩子在地铁里尿尿,尿到了另一个乘客身上,孩子家长不仅不道歉,最后还说:“等你有了孩子也同样没素质。”报道一出来,当时也引发很多网友的吐槽。

孩子是喜欢维护有秩序的环境的

很多家长都会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奶奶一样,觉得孩子嘛,还小,哪懂那么多。再说,大小便又怎么忍得住呢?确实有过孩子的都知道,一般孩子一说要小便时就已经比较急了。但是,据我自己和周边朋友的经验,如果从小养成去卫生间的习惯,一定条件下小孩是完全可以自己控制住大小便的。

我记得可乐1岁半左右自己会表达要大小便以后,大小便都会去卫生间解决,去超市或商场也一样。 记得他两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去游乐场玩,中途要小便,等我们赶到卫生间时,前面还有几人在排队,旁边的清洁阿姨好心让孩子尿在她洗墩布的水池里,结果可乐死活不愿意。他说:尿尿就应该在马桶尿。去专门的地方大小便,这已经内化成他的一种秩序和习惯。

我还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正上幼儿园大班,他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特别遵守红绿灯的规则。有一次爷爷带他出门,红灯的时候,看到没车就准备过去,孩子很生气,死活不让过,说要变绿了再过去。爷爷最后遵守交通规则以后,孩子才逐渐开心起来。

朋友还告诉我,他们有一次回老家,老家的环境卫生比较差一些,就没在意,随手扔了一张用过的纸巾,结果孩子把他们扔的垃圾拣了起来,扔进了垃圾筒。这件事让朋友很是感叹,她说:“从小教育他要爱护环境,垃圾都要扔到垃圾筒,结果周围环境干净的时候我们还能比较好的遵守,脏乱的情况下就忘了这茬,瞎扔了。这孩子真的给我上了一课。”看,在孩子心里,这种秩序和美德已经内化成他的习惯,变成他行为的一部分了

其实类似的例子,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安全

孩子0—3岁是依恋关系和安全感的良好建立时期,除了父母的情绪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之外。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反而会让孩子的心理感觉到更安全。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越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闹得越厉害,最后甚至变得胡搅蛮缠。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是在哭闹中是在寻找规则和界限。就像在妈妈的子宫,孩子随手可以触及到边界,他会感觉很安全。但出生后一般都变了,他必须通过跟外界事物各种试探和联结来建立这种边界,寻回安全感,否则就会不安哭闹。

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的交通规则,在一定规则的规范下,行人、机动车都有条不紊地行走在自己的车道上,这种环境下你也会觉得安全。反之,如果马路上行人乱窜,机动车也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随便闯红灯,在这种环境下不管是行人还是司机都会觉得焦躁不安。

心理上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一味对孩子妥协,视任何秩序规则如无物,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处在不安的境地,变得越来越胡搅蛮缠。如同超市随地小便的那个男孩,老人随便一句话就能引发男孩的“暴怒”。继而一味的纵容,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秩序和规则可言。然后再给孩子套上一个“还小”帽子,孩子在这个帽子的维护下就可以“胡作非为”了。可是,孩子真的喜欢这样吗?当然不是,每个孩子天生都有向善、喜欢美好事物的品质,很多时候是被我们大人的自以为给破坏掉了。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文渊

微信号:yhzyqcz8(与孩子一起成长)

更多育儿亲子关系,家庭婚姻关系文章,可复制微信号:yhzyqcz8 关注我们。也欢迎您来信,我们会选择回信并刊登出来。


相关图片:

可乐男孩将独自赴上海财大报到

↑图:可乐男孩将独自赴上海财大报到

再谈地震可乐男孩笑对截肢 愿望是和伙伴一起

↑图:再谈地震可乐男孩笑对截肢 愿望是和伙伴一起

【最新】汶川地震中的可乐男孩,汶川地震灵异

↑图:【最新】汶川地震中的可乐男孩,汶川地震灵异

可乐男孩-国家摄影

↑图:可乐男孩-国家摄影

四川地震中可乐男孩获美国大学全奖录取承诺_

↑图:四川地震中可乐男孩获美国大学全奖录取承诺_

被救男孩:叔叔我要喝可乐

↑图:被救男孩:叔叔我要喝可乐

救援队员如约给可乐男孩送来可乐_新华网

↑图:救援队员如约给可乐男孩送来可乐_新华网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企业推荐 | 推荐电商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