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锡武主讲:《裘桂仙、金少山(合作:林树森)、裘盛戎〈锁五龙〉唱片》
精彩内容:
近日,浙江卫视《中国好舞蹈》中的舞者裘继戎遭遇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出身于京剧名门、身为裘派第四代传人的他,竟然大跳poppin(机械舞)。这种叛逆的行为引起了同行、包括亲人的公愤。近日,裘继戎接受了记者采访,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京剧的特殊情感。
出身
裘派传人不碰戏 曾被当成“怪物”
在京剧界,裘派以其韵味无穷的唱腔闻名于世,它所开创的将铜锤和架子花脸融为一体的风格奠定了梨园地位。裘继戎的曾祖父裘桂仙作为老裘派花脸创始人,其艺术造诣可与当年盛名的梅兰芳齐名;父亲裘少戎子承父志,为振兴京剧事业耗尽心血,无奈英年早逝。在他弥留之际,将儿子裘子千改名为裘继戎,用意显而易见。
然而,当裘家第四代传人裘继戎满怀信心地进入梨园大门时,西方涌入中国的迈克尔 杰克逊、街舞等流行元素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当自己的同学在天天吊嗓的时候,裘继戎却在练习着迈克尔 杰克逊的太空漫步,他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四年时间里,基本没碰过戏,同学、老师都把他当作“怪物”。
真正工作之后,裘继戎渐渐理解到了京剧的内涵,他也领悟到了自己的根是京剧文化。“那为什么不可以将两者融合起来呢?我在试图快乐地去改变,为什么不会去学这些东西,包括思想,这也是一直以来我跟同行说不到的一个点。 ”裘继戎说。
困惑
不做曾祖父复制者 而是京剧实践者
长达几十年家族教育,给裘继戎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他曾经跟英国的朋友尝试着作曲,努力将pop music加上一些中国京剧的唱腔、韵味,它的旋律不仅仅停留在中国风的歌曲,而是一种世界音乐,他觉得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可以用在当代。“我想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让大家感受京剧的气场,我想体现的是中国人根的一种神韵,把这种神韵放到音乐或是舞蹈中,流传开来会更方便,更让大家接受。”裘继戎将京剧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不仅用在舞蹈,还有音乐,包括太极拳,虽然实践的路上背负许多骂名和质疑,但是他觉得自己不想成为曾祖父的复制者,而是想通过创新让传统文化振兴。谈及自己以及裘派未知的未来,裘继戎坚持文化的根不变,京剧的继承也不会不改。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李洪波
裘派花脸
裘派花脸的创始人是裘盛戎。净行演员裘盛戎以其父裘桂仙的唱腔唱法为本,吸收了金(少山)派的演唱技巧与郝(寿臣)、侯(喜瑞)等派的表演艺术,形成了铜锤和架子花脸融为一体的新风格,称为“裘派”。裘派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的净行流派,其艺术精华在于既有韵味无穷的唱腔,又能以高度表演技巧去刻画人物性格。
特色:裘盛戎自幼从父习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唱工深得裘桂仙的韵味,又间接地继承了何桂山、金秀山诸家铜锤花脸的唱法。又曾在青年时期与金少山同台演出,颇受金的影响。于是结合自己的嗓音不够宽大洪亮、鼻音重的具体条件,撷取了金派唱法中软硬鼻音兼用的特点,形成了比乃父更为圆熟含蓄的唱法。表演方面则兼采郝、侯两派之长,并借鉴于周信芳,丰富自己刻画人物的手段,同时弥补自己身材瘦小的不利条件,在脸谱、腿装和舞台的调度上下工夫。
剧目:传统戏有《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法门寺》、《连环套》、《盗御马》、《刺王僚》、《断密涧》、《铡美案》、《探阴山》、《白良关》、《断太后》、《打龙袍》、《捉放曹》、《群英会》、《空城计》、《审潘洪》、《打严嵩》、《锁五龙》、《御果园》等。新排及改编剧目有《赵氏孤儿》、《赤桑镇》、《将相和》、《除三害》、《林则徐》及现代戏《杜鹃山》等。
传人:裘盛戎很早就开始收徒传艺,弟子有方荣翔、王正屏、夏韵龙、钳韵宠、李长春、郝庆海、吴鲸章、李欣、孟俊泉、杨博森等,私淑者尤众。其中方荣翔于裘派神韵所得独多。弟世戎、子少戎,均唱花脸。 本报综合
相关图片:
↑图:裘桂仙时代,京剧花脸的演唱艺术追求炸音,
↑图:与裘桂仙唱《上天台》之后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