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温俊祥《大山的儿子》.avi
精彩内容:
刘玉兰结婚5年就死了丈夫,含辛茹苦把儿子供上了上海的大学,她一辈子没有走出贵州大山,儿子成了她的骄傲,也是十里八村的村民十分羡慕,因为有一天她可以和儿子走出大山过城里的生活。可今天她第一次走出大山,心情不是喜悦,而是悲痛——儿子出车祸死了。
全村的人都很同情她,都让她不要放过那个司机:“多多要钱,要的他倾家荡产”她没有说话,只是流泪,一句话都没有说,借了钱步行40里山路,到县城坐上汽车后倒火车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火车站,儿子的老师、同学,还有公交车集团的领导以及那个肇事司机小陈都来接她。公交车集团和校方都为她安排了宾馆,可是她却要求去司机小陈家看看,让其他人先回。
小陈家五十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住着一家五口,小陈的父母和小陈一家三口,孩子刚上幼儿园。小陈的媳妇知道愧对人家,没有多说什么,她问了小陈媳妇:
“住的够挤的”
“房子都上万一平米,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
“你不出去干活吗?”
“我没有正式单位,上个月又失业了,家里主要靠小陈的工资,前几天家里老人有病了,小陈白天开车,晚上陪床,太累,上班才把你儿子给撞了,出了这事,估计小陈要被开除了……”没说完就哭了。
刘玉兰没有再问,小陈媳妇要留她吃饭,她也没有留,就回宾馆了。
校方给刘玉兰找了强大的律师团准备打官司,她要求带着儿子的骨灰在上海绕一圈,儿子的同学陪她整整一天,在上海的外滩、浦东等上海特色的地方都转了一遍,陪她的同学看到穿着朴素的她,手里抱着骨灰盒,脸上没有流一滴泪,同学中都流泪了,她说:我在儿子面前从来不流泪。
第二天,校方在宾馆没有找到刘玉兰,她一个人去了公交车集团,公交车集团领导做好了一切准备来应对,什么难缠的情况这全群人都面对过。而她与公交集团前后交流到十分钟,说话不超过分钟,她说:“我请求你们两件事。第一件,希望你们别处分小陈司机;第二件,小陈媳妇没有工作,你们帮帮她找工作吧,。”
集团领导一时反应不过来,她顿了顿,说:“我儿子给你们添麻烦了。”
刘玉兰走了,对集团领导非要塞给她的钱,她怎么也不肯收:“这钱我没法花。把小陈司机的那份儿还给他,其余的你们给司机们吧。城里车水马龙的,行人不容易,开车的也不容易。”
刘玉兰走了,比来时多了一件东西,那就是儿子的骨灰。她小心地把它抱在怀里,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公交车集团上上下下全震惊了。
不久,集团出资,买了整整两卡车的米、面、油向刘玉兰所在村进发。尽管走之前,他们知道那是贵州一个偏远的农村,可是,到了目的地,还是被那真实的贫穷惊呆了—破败的房屋与校舍,孩子们连火腿都没见过;她家的房屋由几根柱子支着,摇摇欲倒。
刘玉兰带着公交车集团的人,挨家挨户送米送面送油。她说:“你们看,我说得没错吧,这些人的心眼儿好着呢。”
一行十五人,走的时候除了留下回去的路费,把其余的钱全拿了出来,大家恨不得把她一年的吃穿用度都给准备好。
时至今日,那场车祸已经过去八年了,但依然有上海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个偏远山村,不光是公交车集团的人,还有对此事知情的其他人。他们不光去看望年岁渐长的刘玉兰,也为那个村庄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投资、修路、建新校舍……
儿子是作为寡妇刘玉兰最大的骄傲,正是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放弃,才使悲情转向昂扬,有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有时候,人不知有舍才有得!
相关图片:
↑图:大山的儿子电影图片
↑图:大山的儿子,永远听从远山的呼唤,
↑图:《大山的儿子》_图片_互动百科
↑图:大山的儿子+剧照+#08
↑图:大山的儿子剧照第6张
↑图:剧照-资料图片:电视剧大山的儿子精彩剧照(21)剧
↑图:《大山的儿子》_图片_互动百科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