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瓦儿歌 855 江雪
精彩内容:
文| 刘铛铛 图| 小嘿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那是裹挟一切的银白世界,群鸟飞尽,人迹无痕;天地清寂,万籁无声,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寂静。
在这绝对幽静、绝对沉寂中,唯有一叶孤舟,一个披蓑戴笠的老翁,枯坐江边,静钓江雪。
在清冷的寒秋,读这首诗,觉得身心都冷得彻骨。虽然诗里也写了人,却似乎不带一点人气儿。
我一直疑心这个老翁不是个活人。因为他太安静了,近乎于禅定。又或者,是他热气腾腾冒着白气儿的一腔热血早已燃烧殆尽,心似已灰之木了。
天地孤舟,笠翁独钓。江寒而鱼伏,如何可钓得到鱼?想来也是终无所获。
直钩垂钓的姜子牙所求的在钓鱼之外,劝诫屈原随波逐流的渔父所言的更近于道,而诗歌中的渔翁,似乎无意于钓鱼的结果,甚至无意于钓鱼本身,只是在长久的静坐中完成了这个动作,无思亦无得。
天冷,雪冷,江冷,心冷。
这首冒着寒气儿的绝句仅仅用20个字,且并无任何奇崛的词语,便已直入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而写了这样作品的柳宗元,当时该是怎样孤冷的心境!
出身在官宦世家,21岁进士及第的柳宗元,对未来绝对是有很大的期许的,他一生投身于两件重要的事件中:一件是永贞改革,旨在削弱藩镇势力反对割据;一件是古文运动,旨在恢复儒学道统改革文风。
但是,政治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连唐顺宗也被迫禅让,更不要提这些大臣。一时间,包括柳宗元、刘禹锡在内的八司马像撒胡椒面一样分别被贬到了天涯海角,柳宗元被一贬再贬到了永州,没有地方住,只好暂居在寺庙里。
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也因病去世。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10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这首诗,正是写于这个时期。
窃以为,古代被贬谪的文人一般分三类,一类是像屈原这样“长太息而掩涕”,郁郁而终的;一类是像苏轼那样“也无风雨也无晴”随遇而安的;还有是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整天操心的,柳宗元似乎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连续遭遇打击、知交半零落的他,不是怨天尤人,也不算旷达自适,他静极了,也冷极了,他有的,是一种近乎极致的孤独。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柳宗元是个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一个思想者。除了写诗外,他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他的论说《天说》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他的寓言《黔之驴》幽默辛辣;他的传记《捕蛇者说》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他的山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清邃奇丽;他的《梦归赋》有离骚遗风;他的诗歌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很多诗歌常是于清丽中蕴藏幽怨,被苏轼评价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政治理想灰飞烟灭,故友亲朋漂零散落,身在蛮荒僻壤这样的孤独是显性的,致命的是思想上的孤独感。如同鲁迅笔下的孤独者,柳宗元的孤独源于他的思想超出了他的时代。
这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幻化成的一幅写意山水图。在漫天笼罩的雪的布景下,一个枯坐寒江垂钓翁。
无所待,亦无所俟,无所思,亦无所求。他所描摹的,是人类的宿命——是绝对精神的旷世孤独。
- END -
相关图片:
↑图:男主有残疾的女尊小说/穿越女尊男主残疾大图
↑图:穿越女尊之妖魅女皇/人妖穿丁字裤超高跟鞋/紧
↑图:穿越女尊之妖魅女皇/人妖穿丁字裤超高跟鞋/紧
↑图:男人少女|男多女少背景的女尊 穿越小说|少女时
↑图:美国房子图片_美国房子内部图片_穿越小说 女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