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谕咏雅堂武汉市委党校演出《我的太阳》
精彩内容:
武汉市启动“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师资培训班
李述永结合全市“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发表重要讲话
11月19日,武汉市“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师资培训班在武汉市委党校启动。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作开班动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和晓曦、市文明办主任严宏、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董芳等出席启动仪式,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徐定斌主持。
李述永结合全市“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发表重要讲话。李述永强调,全市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认真学习美加经验,科学推进“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加强学习,切实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责任感。
2015年作为教育活动的全面启动年,武汉市委宣传部组织相关方面编选了《国学经典读本》普及版,即全市中小学各年龄段均采用了同一读本。在调研中有教师反馈:“《读本》全部选取原文,难免存在一些糟粕”“从小学到高中都用同一《读本》,是不是不太符合分层施教的科学教育方法”……作为曾经的一个教育工作者,李述永针对这些疑惑和现象,浅谈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一《读本》。
李述永说,在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一《读本》时要把握好这几个关系:一是要把握好“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读本》选择的《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中庸》、《大学》是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基础中的基础,是“本”、是“源”,诗词歌赋一类属于“末”、“流”。教师要用这四篇来给孩子们打基础、染底色,再来学习背诵诗词歌赋等其它内容;二是要把握好“篇章”与“体系”的关系。这套《读本》给学生提供的都是原原本本的经典,是一套有内在联系、成体系的内容,未加任何删减,也不是东摘一句、西取一段,成了零零散散的“篇章”,希望学生能从原文中全面认识历史的真实、感受文化的演进,知道古人优秀在哪里、局限在哪里。三是要把握好市编《读本》、省推篇目和学校校本课程的关系。教师要注重将市编《读本》和省推篇目、学校校本课程相结合,在做好市编《读本》的学习普及的基础,做好省推篇目和校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丰富学习内容。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和晓曦、市文明办主任严宏、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董芳等出席启动仪式
全市中小学教师代表认真学习“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授方法
启动仪式后,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董事长萧永瑞讲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教学与实践,美加教师代表进行国学经典课教学示范。11月19日至20日,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将组织全市各中小学(中职中专)《国学经典读本》教学老师进行授课培训。
武汉市新洲区三店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黄艳清说听完讲座,受益匪浅。两年前,学校有开展国学课堂活动但收效甚微。她介绍,在农村教育流行“5+2=0”的说法,即学生在校学习5天行为约束良好,但回家过双休后,重回学校又有不良行为习惯。黄老师认为,乡村小学推进国学教育,要把握好“源”与“流”的关系,创新讲授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对于国学经典的兴趣,在学习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悉,2015年9月,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刊登了《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深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文,向全国推介美加经验。文章指出,武汉外国语学校分校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学生在学习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 黄文)
相关图片:
↑图: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图: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图:武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学文博士作专题教学课
↑图:武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学文博士作专题教学课
↑图: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图:武汉市委党校迅速开展学习十八大精神活动
↑图: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