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叔实况】我的世界极限生存二周目存活19天确认-欣欣向荣的生活
精彩内容:
这是我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朋友分享的泰国教育公益广告之后,脑子里面闪现出来的问题,然后我花了一些时间来寻找答案。在不断的搜索之后,答案开始慢慢清晰。
泰国的广告业本来就很发达
与我之前的印象不同,泰国的广告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亚洲领先,在全球各大广告节上拿奖拿到手软。
95年经济危机之前的泰国欣欣向荣,经济泡沫造就了一大批土豪公司,有了更多的钱投入到广告中,广告业成了年轻人最想从事的行业,人才和资金双管齐下后的效果非常明显。
97年经济危机后,竞争加剧导致优秀人才资源的重新组合,竞争性加强,进一步催生了广告的水平。
泰国广告的特点
创意和情感的细腻表达是泰国广告最明显的标志。
东南亚国家相对开放的意识形态和相对落后的技术手段,让创意成为泰国广告异军突起的重要动力。泪点则是泰国广告的另一大武器,仔细分析那些我认为优秀的泰国广告,除了“感人”主题,还有“搞笑”一大类型,无论是感动到哭还是笑Cry,都是情感细腻表达后引发强烈的共鸣造就的。
与创意和情感表达相对应的,泰国广告中明星和炫技这两类中华广告必备元素要少得多得多,据官方的数据高达85%的广告使用平民而非明星拍摄(看来我们不认识那些具有浓烈乡土气息的广告形象,还真不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我”是80后中国人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泰国可以拍出这么多优秀感人的公益广告?
为什么“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结合前面的信息,可以判断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是一个80后中国人。注意两个标签:中国人,80后。泰国是佛教文化主导,中国文化主流是儒家文化,两者的共同特点是追求内省,所以对细腻情感的感知敏感。那为什么还要是80后呢,这跟我们的生长环境有关系,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在稳定的社会阶段,我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相对于之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50-60-70,我们更简单,也更愿意相信美好的事物,淳朴的人更能被朴素的情感打动。
某种程度上,我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投射效应”触发的认知偏差。我顺便查询了一下在调查过程中被最多提及的某个泰国广告的Youku单片播放次数——刚好100万,远算不上牛X的数字。
嗯,如果你坚持看完了这么枯燥的关于广告的分析(其实还有半段),我还要强迫你看广告,最近一次打动我的那则泰国广告。
相关图片:
↑图:欣欣向荣的小说 欣欣向荣的logo 欣欣向荣的意思
↑图:欣欣向荣的景象 欣欣向荣的小说 万物欣欣向荣
↑图:欣欣向荣的小说 欣欣向荣的logo 欣欣向荣的意思
↑图:欣欣向荣的景象 欣欣向荣的小说 万物欣欣向荣
↑图:欣欣向荣的小说 寓意欣欣向荣的图片 欣欣向荣字体设计图
↑图:欣欣向荣的小说 寓意欣欣向荣的图片 欣欣向荣字体设计图
↑图:欣欣向荣的小说 欣欣向荣的logo 欣欣向荣的意思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