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找律所 找案例律师文集 法律新闻法律知识法律文书

法律新闻主页 >> 图片大全 >> 正文

图片大全

[七夕的传说]七夕节的来历_日本人过七夕消极怠工被罚劳动改造的牛郎和织女?

 579人浏览  0人评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6-1-30 14:58:22

七夕的传说


精彩内容:

回家,偶然和妻说起“七夕牛郎会织女”,才吃惊的发现这个节日在日本居然相当受重视。

以我国而言,“七夕”,即农历七月七日,传说喜鹊会在银河上架桥,供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散的牛郎和织女相会,很有一点东方“情人节”的味道。然而,随着西方情人节的传入,“七夕”在中国留下的仅仅是一个传说,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过的已经少而又少。

在日本,七夕至今还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说起来,日本文化受中国影响极大,又没有经过文化大革命一类运动的洗劫,所以有些中国已经走进历史的节日,在日 本依然出乎意料的长寿和受到重视 – 比如春分,秋分,日本居然定为国家假日,让人想起杨振华先生在相声中形容蒙事的私塾先生 – “二十四节气,放假”,而佛教经中国传入日本的盂兰盆节,日本当作“夏天的春节”来过,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节日则完全没有概念,仅存的蛛丝马迹,大概就要 到《西游记》里面去找了。只不过,这些节日到了日本,多少都要发生一些变异,受到“日化”的改造,七夕也不例外。

今天世界各国都使用公历,中国人不再过“七夕”,也和“七夕”是农历,每年的节日日期计算不便有些关系。日本对此采取了非常现实的“一刀切”处理,干脆改 成了公历七月七日(有些地方设为八月七日)。说起来“七夕”定为农历七月七日本来有科学的道理,因为农历这一日月明星稀,银河正在天顶,人们晚上眺望银 河,便可想象牛郎织女的相会了。变成公历七月七日,则银河在哪儿就不那么好找,毕竟月亮什么时候多大是不跟着你的历法走的。日本的七夕,估计下 界颇为热闹,上面的牛郎织女,只怕对此还有些莫名其妙 – 喜鹊们还在路上,这就去天河相会,真正要望河兴叹了。

然而,日本的七夕的确热闹,这里的七夕,并不是给情人们的,而是孩子的节日。这个时候,大商店往往摆开两棵象征性的柳树,并给孩子们免费提供彩色的纸条。 孩子们将自己的愿望在纸条上写好,再折成鸟雀的形状穿在柳枝上。穿的纸条多了,一串串远远望去,就真有点儿喜鹊搭桥的味道。

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原因在于最初孩子们是利用这个节日向织女祈求一双巧手。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七夕”的时候她夫妻相会,心情自然很好,这时候向她 祈求,自然被允准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古代也有同样的习俗,因此“七夕”又称为“七巧节”或者“乞巧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织女责任越来越大, 已经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而且要负责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

根据调查,小孩子写在纸条上的愿望五花八门。比如有个电视记者采访的时候,就看到有个孩子的请求是“希望天王寺动物园的大象到我家来”。感动于孩子有一颗 保护动物的美好心灵,记者采访了这个小家伙。结果问道为什么有这个请求,孩子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 – “大象的屁股很大,如果坐在我的门口,爸爸就不能进我的房间来检查学习进度了。”吃惊的记者接着问:“那要是你爸爸赖着不走等大象不小心的时候偷偷进来 呢?”“那我就加上一句,让大象看到我爸爸就放一个大屁。。。”

从这个角度说,织女成了天界的“鞠萍姐姐”,只是年年看这种愿望,大概织女会头痛死。

日本的“七夕”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人们会到商店购买粘米做的小点心来吃。吃这个小点心是有讲究的,一来是喜鹊搭的桥怕不结实,为了保障牛郎织女的交通安 全,要弄些粘的东西来把桥沾得结实点儿;二来牛郎织女好久不见,难免有些情不自禁的情节,喜鹊们看在眼里,不免乱说,为了避免影响安定团结,也要弄些粘的 东西把厮鸟们的嘴巴粘起来。

由此可见,日本的“七夕”和中国一样,都是来自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日本古书《古今要览稿》,《古事类苑》等中,对这一点都有记述,按照这些资料记载,“七夕”在日本盛于奈良时代,最初是宫廷节日,叫做“七日盆”,用于祈求婚姻美满,仪式相当复杂,充分显示了日本人惯于制造麻烦的特点,要求一天吃七顿饭,洗 七次澡。。。

好在,传到民间以后,七夕变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也就没有了这样多的繁琐。

不过,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日本的牛郎织女传说和中国的虽然相似,却微妙地反映了两国文化的特色的不同。

中国的传说中,牛郎是穷苦放牛娃,受到老牛的指点,偷了下凡洗澡的织女的衣服,从此做了夫妻,只是王母娘娘震怒,划簪为河,将两人分隔银河两边,二人在喜 鹊相助下得以每年相会。这个故事,带有的中国特色不少 – 老牛代表老年人的智慧在中国很受重视,放牛娃得美妻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美好愿望,而王母娘娘代表了昏庸凶恶的上层恶势力。人们多多少少的期待着下层人民的代 表牛郎能够打败王母娘娘,表现了对于反抗和自由的追求。

日本的传说就是另外一个味道了 – 织女不叫织女而叫织姬,翻译过来就是“织公主”的意思,牛郎有了个日本名字叫夏彦,身份是天上的牵牛星,玉帝的畜牧场场长。这首先就把两人的地位交待了, 门当户对。牛郎织女日久生情,玉皇大帝知道了 – 日本传说中没王母娘娘什么事,因为他们虽然历史上不得已出现过女天皇,总的来说女子的地位还是低下得多,日本人无法忍受玉皇大帝身边有一位神通广大,富有 权力的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反应令人吃惊 – 他帮着牛郎织女办喜事了!如果这故事在中国或者欧洲,下面就没法讲了 – “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快乐的日子”,但在日本还是有办法讲的 – 结婚以后牛郎织女如胶似漆,于是怠慢了本职工作,牛郎的牛跑了,织女的布也质量下降,于是玉帝大怒之下,将二人分开劳动改造,并且仁慈地允许他们每年一次 相互探视。。。

这一段充分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思想 – 上面总是没有错的,有错的肯定在下面;自由恋爱是不好的,个人幸福不能超越工作需要;惩罚是必要的,每年能见一面要感谢领导仁慈。。。

想起了一个外国学者和一个日本学者讨论社会问题,日本学者对其他国家的一次次农民起义非常不理解,外国学者觉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么,于是启发他 :“如果你们的天皇昏庸无道,作尽残暴勾当,你们会怎么样呢?”

他想这样你也不得不揭竿而起了吧?结果,那日本学者苦苦思索了半晌,道:“那我们只好一起跪到樱田门外痛哭,希望他悔悟吧。。。”

真是文化不同阿,就是可惜了牛郎织女的好故事。

最后说一句我为什么历年没有注意过日本的“七夕”。原因是这个节日是属于孩子的,萨早已过了可以在儿童节放假的年龄,与我无关自然高高挂起,偶尔在商店看 到柳树和飞鸟结,还以为是什么新鲜的促销活动呢。明年,家中的小东西也该有自己的愿望了,以后的“七夕”,大概不会象过去那样过了吧。


相关图片:

七夕的传说

↑图:七夕的传说

七夕的传说 莫愁 莫 愁

↑图:七夕的传说 莫愁 莫 愁

七夕的传说

↑图:七夕的传说

七夕节,又名 乞巧节 、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

↑图:七夕节,又名 乞巧节 、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

七夕,传说之传说

↑图:七夕,传说之传说

七夕之传说

↑图:七夕之传说


声明:本网刊载内容均系网民撰写或采拍,由网民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网刊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图片

>>相关新闻

1212

热门文章

优惠券

推荐律师

推荐文章

更多>>法律宽频

关于网站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广告招商 | 友情连接 | 联系我们 | 草明新闻 | TOP热卖 | 企业推荐 | 推荐电商
CopyRight 2006-2011 www.1148.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371-63691829 邮箱:law(艾特)88148.com
律法网 www.1148.cn「版权所有」备案号:豫ICP备2021007202号-2

声明:网站所有信息均有第三方自动申请添加,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