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五千年--06.南北朝
精彩内容:
我为什么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情有独钟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相信大家在谈起中国的历史时,都有过这种感觉,就是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上,南北朝的历史被提到的次数很少,要不就是一语带过,要不就是只有几个著名事件的介绍,从教科书上,你很难系统全面的了解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对南北朝历史产生好奇和兴趣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南北朝是一个长达几百年的大乱世,有人说,乱世,生灵涂炭,这个确实是,有句俗话叫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但是,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和思考,你就会发现,乱世,使人性无限的放大,从中,你既可以看到人性的善,也可以看到人性的恶,洞悉人性,感慨万千,这个在盛世中,是没有这个效果的,那么做为后来人,从这段乱世历史中,能够学到的东西,能够感悟的东西就太多了,我们说学习历史,感悟历史,我自己总结有两大角度,一个是宏观角度,可以把握历史的脉络,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还有一个,就是微观角度,具体到每个历史中的人,从人性入手,从细节体会,而南北朝,恰好是研究人性的最好范本,这就是我对南北朝历史情有独钟的原因。
那么南北朝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隋唐盛世,史学家黄仁宇黄先生称隋唐为中华第二帝国时期,但是,隋唐盛世是无中生有,平地就冒出来的吗?显然不是,秦有奋六世之余烈,始皇才得以混一六合,一统天下,隋唐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南北朝西魏、北周、北齐给隋唐打下的坚实基础,隋唐盛世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杨坚、李世民们也可以说是,奋四世之余烈,才得以缔造隋唐盛世。是前人栽了树,后人乘了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一很简单的例子,隋朝的《开皇律》很有名,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也是杨坚对历史的一大贡献,但是《开皇律》是平白创造出来的吗?不是,《开皇律》大体上,山寨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北齐律》,因为是北齐河清三年编成的,所以又叫做《河清律》,所以你看,人家《北齐律》才是原版,没有《北齐律》的制定,《开皇律》是取得不了后世那么高的成就的,就更不用说以《开皇律》为蓝本的《唐律疏议》了。
再举个小例子,唐代有个著名的府兵制,也不是唐朝人发明的,而是南北朝西魏-北周实际的老大宇文泰一手所创立,宇文泰所创立的府兵制,构思精巧,了解了当时西魏的处境以后,不能不赞叹宇文泰的创造能力,在东魏高欢强大的军事、经济压力之下,想出了这个府兵制,把周礼和鲜卑部落兵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用来和比自己强大的多的东魏-北齐周旋,并一步一步的强大起来,最终灭掉北齐,统一北方,等于为隋朝统一全国奠定坚实基础,事实上,在北齐被北周灭掉以后,隋朝灭掉南陈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府兵制在后来由隋文帝进行了改革,兵农不合一变成了兵农合一,啥是兵农不合一,就是兵是兵,农是农,打仗的是兵,种地的是农,啥是兵农合一,就是打仗种地都是他干,属于全能选手,经过这一系列改变,最终形成了唐朝的府兵制度,但怎么说,府兵制也不是隋唐发明的,而是继承改良自北周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创新更可贵,还是继承改良更可贵,我想应该还是创新更可贵吧,苹果出了iPhone手机,一大堆厂商山寨它,小米手机后来居上,发展的不错,可是在印度被人告了,原因是侵犯专利,说明我们现在比较缺乏的,正是这种勇于创新、创造新事物的精神。
而隋唐的文化承继南朝,而制度、律法大抵承继北齐,统治集团则来自北周的关陇贵族军事集团,没有一样,是隋唐自己创造的,都是来自南北朝,所以可以说,没有南北朝,就没有隋唐盛世。
可能有人说了,三省六部不是隋朝创立的吗?科举不是隋朝创立的吗?这个还真不是,三省六部,南北朝早有了,如果以后有机会谈到南北朝的官制时,可以具体说说。科举,确实是隋朝创立的,但是,科举的诞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只是隋文帝和隋炀帝,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否定隋唐,贬低隋唐,没有这个意思,喜欢隋唐的朋友们不要喷我,我呢,只是想通过对比告诉大家,南北朝是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应该被忽略,不应该被淹没在故纸堆中。
南北朝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其间英雄辈出,精彩不断,虽然是乱世,却不平庸,是一个精彩至极的乱世,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乱世。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到底南北朝从何时开始算起?这个有很多种说法,一般观点认为,是从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灭掉北凉开始算起,一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渡江灭掉陈朝为止,大概150年左右的时间。不过呢,其实南朝从公元420年就已经开始,北朝的开创者拓拔珪是在公元386年就建国了,所以南北朝到底从何时开始算,一直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界限。
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小众化,是连东晋和五胡16国都算在南北朝的范围内,理由也很简单,都是南北对峙嘛,凭啥不算南北朝呢?仔细想来,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是时间概念,我们再说朝代概念,也是按照大家公认的说法来说,南朝是指刘裕建立的宋、萧道成建立的齐、萧衍建立的梁、陈霸先建立的陈。北朝是指拓拔珪建立的北魏,后来从北魏分裂出来,分别由宇文泰和高欢实际控制的西魏和东魏,并由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的北周,高欢之子高洋建立的北齐,合称南北朝。
南北朝的规模很宏大,24史里面,关于南北朝的史书就有《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9部之多,再加上研究南北朝不得不看的《晋书》、《隋书》、《资治通鉴》,共有12部之多,这个《晋书》可不是那个禁书的意思啊,是东晋西晋的晋,不是禁止的禁,为历朝之最,另外你像《世说新语》、《册府元龟》这些书,记载了很多南北朝的史料,也得看。估计听到这,大家头都大了,这么多的内容,哪看的过来啊,没关系,看不过来,听总听的过来,我和老白呢,就给大家讲讲这段历史。
刚才说的是南北朝的定义问题,要讲南北朝,五胡16国是必须要谈到的内容,易先生这本书,也是从五胡16国开始谈起的,那么都说五胡16国,到底啥是五胡,啥又是16国?这些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五胡的说法,最早是出自前秦皇帝苻坚之口,而且五胡是有顺序的,匈奴、羯、鲜卑、氐、羌这五胡,这五个胡,除了羌族的名称现在还有,其余的四个,名字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他们大部分都跟汉人融合了,我们再说16国的说法,这是来自于北魏史学家崔鸿,他写了本书,叫做《十六国春秋》,里面提到了16个国家,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前赵、后赵、夏和成汉。这个《十六国春秋》,是研究五胡16国历史的一部很权威,很重要的史学著作,后来魏收在写《魏书》时候,房玄龄他们写《晋书》的时候,都是参考的《十六国春秋》的内容,所以,既然很权威,那么16国的说法,也就以这本书为标准了,这16国的名字,一般大家都记不住,太复杂,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我可以教给大家一个口诀,记起来比较简单,就是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夏、一成汉,因为以凉命名的政权有5个,以此类推,事实上当时的中华大地上,不止这16个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比如冉闵的冉魏,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等等,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被崔鸿记录在《十六国春秋》里,所以,很遗憾的,没有被光荣的评上16国的荣誉职称,我们看,连评选五胡16国,那也是需要竞争上岗的。
相关图片:
↑图:南北朝历史的政治,军事
↑图: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
↑图:南北朝时期疆域形势,中国历史
↑图:南北朝 中国历代疆域图 江浪莲荷的blog
↑图:三国两晋 南北朝 是不是中国历史最混乱的时期
↑图:魏晋南北朝历史
↑图:魏晋南北朝历史
↑图:中国南北朝历史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