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博士美语 203 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
精彩内容: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关联,无论年糕粽子和月饼,还是这腊八粥。我国庆祝“腊八节”的食物并非大鱼大肉,而是冰天雪地中热乎乎的一碗粥——“腊八粥”。但你不要小瞧这一碗素素的腊八粥,其中包含的健康和营养学问可大着呢。
腊八粥的由来
我国自古就非常强调喝腊八粥了,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时至今日,“腊八粥”已演变成色香味俱佳的节令美食了,盛行的“八宝粥”也是由此得来。
腊月喝腊八助“冬藏”
大自然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在冬季也属于闭藏之际。“腊八粥里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五谷和红枣、桂圆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属于植物的种子。”常州市医学会的李保良介绍说,而种子又都是植物一生的精华,并蕴藏着极旺盛的生命力,等待来年生发的季节而繁衍生息。“冬天的时令是与人体的肾脏相对应的,冬季是补充肾脏的最佳时机。”他说,而豆类的东西是补充人体精髓的,所以,腊月一定要喝腊八粥。另外,喝粥不但只消耗很少量的胃气,而且还能补益胃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腊八粥的“健康元素”可以自由组合
腊八粥的食材基本上不外乎粳米、糯米、薏米、黑米、红米,红豆、黄豆、绿豆、黑豆、芸豆,花生、莲子、百合,桂圆、大枣、枸杞,山药、山楂等等,这些食材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健康元素,李保良一一为大家做了介绍。“其实只要自己愿意,可以添加各种自己喜欢的原料,各种食物的五行按照颜色不同对身体的作用也各有侧重点: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李保良说,熬粥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依据阴阳五行理论将这些“健康元素”自由组合。
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
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还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黄豆营养十分丰富,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
赤小豆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
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绿豆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红豆性平,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黄疸等症。有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
黄豆性微寒,能活血通便、解毒祛风热、益气补脾。
白豆性平,有理中益气、补肾健脾、和五脏、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频数,含有较多的钙质。
黑豆性平,调中益气,活血解毒,治消胀,下气利水,止汗药物。
不同人的腊八粥也有讲究
“腊八粥虽好,可一些特殊人群,吃多了甚至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或者其他不适的症状。”李保良说,首先是糖尿病病人吃腊八粥一定更要特别注意,花生、核桃、芝麻等热量高的食物不要加入粥里;葡萄干、桂圆、红枣等要少放;糯米不要放太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糖尿病人的腊八粥里,可放入一半以上的豆类,如黄豆、绿豆、红豆等。因为豆类和谷类的蛋白可以互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多放燕麦、荞麦,可以抑制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升高。同时注意烹调时不要煮得过于软烂,容易吃过量。
而对于消化不良的人来说,要少放黄豆、黑豆、绿豆等豆类,分量在三分之一就可以。适当放入糯米、粳米可养胃。杂粮类煮前要充分浸泡,煮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充分煮熟煮烂,保证能够良好消化。
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腊八粥里要多放一些不同的米。李保良说,中青年人由于工作量、活动量大,对能量要求比较高,所以可以多放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类,也可以适当多放一些栗子、莲子等既富含淀粉又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坚果。
对于老年人来说则可以多放点大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肠胃功能不断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粮的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
而香软的腊八粥是最适合孕妇不过了。对孕妇来说,可以在腊八粥里多放一些糙米、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和枣,这些食材里丰富的钙质,大豆和坚果中含有丰富的铁,这些都是对母婴有益的食物。
本版文字 汤怡晨
制图 朱臻
腊月里
身体有五个“防”
话说腊月寒冬,过了腊八年味一天比一天浓,不过冬季远未结束,加上近期气温起伏波动大、空气质量差,市民当注意身体保养,记者特地从网上搜罗了一大把腊月里保养的“秘籍”,经过咨询了相关专家,其中这五个“防”还是挺靠谱的。
一防是要防止脖子受寒。常待办公室的上班族,是不是颈椎常常酸痛,转转脖子,舒展前胸,身体里还有弹响出现,告诉你,这是发颈椎病的信号,冬天又是颈椎病的高发期,不注意脖子保暖,对颈椎不利。因此冬日出行,领子可以竖起来,或者戴一条围巾挡风,避免颈部血管受寒收缩,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病患市民来说,对身体有好处。
二防是要防止鼻炎发作。原本鼻子就隐隐发痒的市民,最近是不是鼻子更难受了,没有感冒还流起了鼻涕?这是鼻炎发作了。不如早晨起来用冷水搓搓鼻子,让冷水接触鼻翼,可以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对鼻炎症状有所缓解。
三防是要防止肺部受寒。感冒、咳嗽、流鼻涕,最近不精神的市民很多,老人和孩子最多,腊八节到了,多喝热粥,可以帮助驱寒,受了风寒感冒的市民,可以选用一些宣肺散寒的食物,上床睡觉前来一碗,再盖上被子出点汗,能感到好受一些。
四防是要防腰酸背痛。久坐不动的市民,除了脖子酸痛,气温偏低时晚上睡觉,是否感到腰背同样酸痛,甚至睡不着觉?有一套简单的健身操,可以试试,即用双手按在自己的腰眼部位,稍微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位置,每次重复数十次,有助于疏通带脉,减缓酸痛。
五防是要防止足部受寒。冬天也是做足浴的好时节。用接近40℃的温水,将其淹没踝关节,一次浸泡20至30分钟,其间注意添加热水保持水温,让足部泡到颜色接近微红,最后对脚趾及脚掌按摩数分钟。值得一提的是,足浴尽量不在饭后进行,身体不适者水温不应过高。
相关图片:
↑图:粽子的由来
↑图: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图:粽子,曰角黍
↑图:粽子的由来
↑图:消费都信得过的粽子单位 诚信的粽子生产厂 嘉兴消费
↑图:到汨罗江送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屈原
↑图:诚信的粽子生产厂 消费都信得过的粽子单位 粽子产品
↑图:粽子的由来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