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小懒虫选自《婴儿画报》2011年2月4期
精彩内容:
夸父的后代是匈奴吗?
这里的夸父就是夸父逐日的夸父。夸父逐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这里需要补充的。最早的夸父逐日故事里面记载的是喝干了两条河水而后来的演变为喝干了河、淮两条河的河水。河就是黄河,对于上古生活在黄河几字湾的人类,由于活动有限,会将黄河几字湾三段河道,会理解为三条河,分别为东河,西河,河三条河。这时就有一个自然奇观,太阳好像是从东河升起,西河落下。所以古人记载太阳的家是在河里而不是海里。夸父逐日就是在东河、西河之前来回,饮水也是这两段河。黄河下游,淮河是奔流向东的,那就是沿河跑,一直是可以补给水的。话说回来,就是东河跑西河,一天之内有个来回,机动能力也是极强的。黄帝面对的夸父部落,将是一位强劲的对手。
有熊国有什么秘密武器,来帮助黄帝驱逐夸父。这要从少典救下大熊猫一家之后讲起。
少典与大熊猫建立深厚的感情,想想一群大熊猫簇拥着少典那是多么风光旖旎。随着天气转暖,大熊猫就要向高海拔的秦岭深处迁移。少典也随着深入。很快就见到了大熊猫最爱的冷箭竹。正如很多宠物会把自己最爱吃东西,藏在主人被窝里与主人分享一样。大熊猫自然折不少箭竹送给少典。这种细细的竹子,少典拿在手上一路玩下山来。或许筷子就是此时发明的,因是猜测就不展开。少典回到驻地,拿着箭竹将奇遇与族人一说之后,这些又短又细的竹子貌似无用就想丢弃。少典毕竟是年少,丢个东西也要玩,拿去与之前发现的楠竹一比,更是失望。将楠竹片一头插在地上,将箭竹搭在另外一头,利用竹片的弹性将箭竹弹出,竟然能在空中飞行,比手抛远也比弹石头远。这样由楠竹与箭竹组合而成,原始弓箭就这样诞生了。弓箭不断发展,射程和威力也是巨大。
有了弓箭这样的远程武器,还不足以构成有熊国的武器体系。很快,矛这样的长柄近战武器就发明了。矛杆最初就是用单根粗细合适的竹子做成。后来,将竹劈成蔑,加上骨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复合材料,这种工艺制作的矛杆在商周时期升级成为戟杆,也就成就戟成为冷兵器时代步兵(骑兵)的神器。在黄帝时代,矛就成为了砍不断的近战武器。
有了弓箭和矛,有熊国在狩猎方面效率也大为提高,不知不觉也拥有超过同时期部落的武器装备体系。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
有不少朋友对上期提到的复合矛杆很有兴趣,提出能不能具体点。其实所有的发明都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偶然发现之后,不断改进而成。有熊国狩猎之后,有可能进行烹煮(注意不是烤)猎物,这时就有可能用长竹筷,试试是否煮熟。如果是长时间熬制,加上没有及时洗干净,这些长竹筷极有可能骨胶黏住。从考古发现看,上古的弓也是,应用了骨胶,甚至在受力部分应用了鱼胶。可以这么认为矛柄和弓实际都是竹蔑与骨胶(鱼胶)的复合材料。
下面继续揭秘,有熊国的秘密武器。
有熊国的少典,有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向西联姻。黄河几字湾,都是以农耕为主。少典是偶然与大熊猫结缘,展开狩猎和畜牧业的,并非擅长。而几字湾的西部今青海境,则是以游牧为生的母系氏族西王母。如果修好必然会带来先进的畜牧技术。这里要说明一下,西王母是部落首领的称呼,黄帝时期的西王母与夏嫦娥时西王母不是同一个人。这种有熊国与西王母的联姻关系,就有产生一种情况,有熊国某任首领的母亲,又回到青海当西王母,也就是传说中的玉帝的母亲是西王母。这时,西王母派遣一位叫做伶伦,来有熊国指导畜牧发展。放马养牛,靠人喊是非常吃力,所以西王母都是用骨笛来召唤牛马。伶伦到了有熊国,见到了翠绿可爱竹子,一下喜欢上了,哪位女孩子家喜欢嘴里叼根骨头吹哨。按骨笛改造的笛和萧就很快出来了。开始时候就吹不同音高长音。具体的表示,第一音宫,就是天明起床音,
第二音商,就是出发干活音、先商量一下等会怎么捕猎,一边吃一边谈,吃饭时爱讨论事情也是黄帝时候的习俗传承。
第三音角,就是正午吃饭音、对于部落群众来说就是听响。对于干了一个上午的活,肚子就咕咕响,最盼望就是角音响起,对于正午也就戏称为响午。
第四音徵,就是下午干活音。徵,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征,大家听到徵,午休就结束了要再集合出发,就是征原始意思。
第五音羽,就是太阳落山回家音。
还有一个词汇,就是铩羽而归。一般解释为被摧落羽毛后逃回。说文:铩,铍有铎也。显然铩原意是一种乐器或是乐谱里终止符。铩羽,连起来就是五音的羽音停下。铩羽而归,就是傍晚时分听到羽音停止就可以收工回家。其实几乎与鸣金收兵一个概念。
那么有熊国的部落群众在宫商角徵羽五律的指导下,生活极其有规律,也便于更好的组织。在驱逐夸父部落时,这种有组织有纪律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夸父部落被黄帝驱逐北遁之后,他的后代就演化为匈奴部。这就是匈奴部此后一直想进入黄河中游地区的根结。如果匈奴部是西来的部落,如果南下受阻之后,自然会回到西方,那时秦汉时期,西域的气候还是很宜人的。只有,匈奴部是夸父的后代,才会这么执着的一直想进入。也因为是夸父部后代,还是有同源性,所以也会采用和亲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相关图片:
↑图:夸父逐日 选自 山海经校注 插图
↑图:夸父逐日神话故事 夸父逐日的故事一小段素材 夸父追日的
↑图:夸父逐日雕塑
↑图:夸父逐日图片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翻译
↑图:夸父逐日壁画
↑图:夸父逐日
↑图:夸父逐日图片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