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中国富人移民造假案 杂志天下160401
加拿大最大移民造假案内幕 1200本中国护照的魔幻之旅 陈劲松 见习记者 陈光 /文P40
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造假案。华裔王洵,带着1200名中国富人,绕过加拿大严密的“移民监管”网,非法侵入。入侵的方式,极具中国特色。这起罕见的案件,令加拿大社会大为震动。负责此案的检察人员均表示从未见过,甚至半开玩笑说,其作案手法极具创意。
据悉,在此案中,大量真实和伪造的中国护照被寄到加拿大,再由专业的伪造者进行篡改,使其看上去像护照持有者一直在加拿大生活,而实际上他们在中国生活。王洵还让其客户在自己的公司挂职,并为他们印制名片和工资单。更严重的是,他给富有客户虚开的工资极低,以至于他们可以申领加拿大政府为穷人提供的税收优惠。
做富人逃避“移民监”业务
据了解,王洵出生于上海,拥有工程师学位。他于1997年来到加拿大,2000年宣誓入籍,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移民梦。
2000年底,王洵加入温哥华一家名为Can Visa的移民公司。一年后,他主动离职,不久就开设了自己的移民公司新加威(NewCan)。一年的在职经验就可以自己开移民公司,可见当时门槛之低与需求之大。
当时的加拿大移民市场鱼龙混杂,常有欺诈现象发生。2002年,加拿大移民顾问协会(CSIC)成立,根据规定,每一个从事移民顾问行业的人,必须是律师、法律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或CSIC的会员。CSIC会员资格非常难考,并且牌照还需按年审核。
和王洵一起开公司的拍档是史蒂芬·杨(以下简称杨)。根据王洵律师里奇·克拉克(以下简称里奇)描述,在杨的管理下,新加威一直在守法轨道上发展。他和王洵都获得了移民顾问牌照。杨负责公司在加拿大的运营,王洵负责中国业务。
然而不幸的是,2006年王洵的移民顾问牌照年审没通过。这意味着他不能再从事移民顾问工作。最终王洵开始非法执业,同时加快扩张,开办了第二家移民公司——威龙移民。
坏消息接踵而来,2008年8月,杨去世了。在律师的辩护材料中,公司另一名骨干员工叶真文是一个重要角色。她实际上成为新加威的第三人——王洵抓全面,太太金莉做财务,叶真文则负责具体业务。
帮富人们逃避“移民监”(指的是移民接受国对移民设置的门槛:足够的居留时间)——据里奇辩称,叶真文是公司内部第一位开始造假业务的,王洵的造假技巧,大部分是向她那儿学来的。在2014年,美加边境开始实时共享入境信息前,美国是一条逃避“移民监”的秘密通道。当时美加两国边境管理宽松,坐“移民监”的中国人借由美国出入境方便,且不易被加拿大移民局发现,构造出申请人一直在加拿大国内坐着“移民监”的假象。
有了商业模式,接下来就是技术“攻关”——修改护照签注、出入境内容。
因为每人每次出入境时间都不相同,每张护照都需刻制多个假章。王洵对客户的护照大动手脚。比如曹炯的新旧两本护照上,他一共制造了六组出入境时间记录,需要加盖12个假章,章的形状需要考虑,盖章的页码也有详细规定。
他不仅精于造假,甚至可以用热衷来形容。假章多出自国内刻制,于是王洵经常会给国内分支机构的人员发出指令,比如“章一定要精确、新的章可以刻了”这样的话语频繁出现在邮件中。王洵有时候还会不远万里寄回甚至亲自护送回客户护照,在国内加盖假章。
50万加元保释金凑不出
随着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变得越来越严苛,王洵发现业务风险越来越高,也发现自己的秘密业务升值了。
例如,在加拿大的居住时间越短,价格越贵。如果申请者一天都不愿意住在加拿大,王洵的公司也可以帮忙办理——最高需要2.5万加元。不断增加的业务量,也显示出王洵对国内富人需求的精准把握。
对那些希望躲避“移民监”的中国客户来说,仅仅护照造假是不够的,这些客户面临一个很大问题:必须拥有一个加拿大的固定住址和电话。移民局常会与这些新移民有文件或电话往来,于是王洵和他的移民顾问就必须为这些不在加拿大的客户提供可以接发邮件、接听电话的固定居所。而为了物尽其用,王洵甚至连自己家的地址也派上了用场。
也正是这些固定的居所和电话暴露了这条利益链。日后侦查中,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最终锁定了其中一些固定住址。检察官帕特森说,2011年,加拿大移民及公民部发现可疑地址并开始调查,最终查到王洵所在的两个公司。
市场的红火没有让王洵意识到危险将至。2014年10月15日,王洵正在威龙移民的办公室回复客户邮件时被捕,他的两家移民公司被搜查。
王洵精心构造的造假链条轰然崩塌。从2006年开始直到2014年被捕,这些客户为王洵的非法服务支付了1000万加元(当时约合人民币4837.9万元)。
然而看似很多,扣除运营成本、员工薪资等,王洵所获其实并不多。据里奇提交的辩诉材料,“公司所有收入的80%都要作为薪酬支付给移民顾问”。而王洵被捕后,家里连50万加元的保释金也凑不出来,只好抵押了房产。
他的家已经分崩离析,房子被没收、他的妻子也涉案被捕、15岁和17岁的两个儿子很有可能会被送去孤儿院寄养,叶真文和其他6位员工另案处理。
假印章下的1200名客户
报道称,此案最重要的方面是其客户的移民动机。
相比国内热闹繁嚣的生活,加拿大乃至北美的生活可以用无聊来形容——城市很大,中心区主要是办公室聚集区、没有大型商业街区、商家关门很早,住在郊区更是安静。
据悉,这些人想移民加拿大但又认为在加拿大生活是一种负担或希望避免在加拿大生活,这种观念在中国的移民圈非常普遍。加拿大当时的规定是申请永久居留权,五年内必须在加国境内居住满两年(加入国籍更严,现为六年内住满四年),否则就要失去永久居留权资格。
王洵客户的工作和生意多数在中国。而通过伪造在加拿大生活的资料,他们就能最终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及其所有特权;也有些富人是为了子女受教育等原因移民加拿大。
“移民监”并非不可合法规避。移民顾问孙涛透露:“如果是企业家,国内有生意走不开,建议一定要把家庭移到加拿大,最少要等到配偶入籍。加拿大移民条例规定,夫妻有一方成为加拿大公民后,另外一方将永久可以保留枫叶卡。”
但王洵的公司提出了更诱人的条件:不需要夫妻分居,也不需要单身富豪长居此地,居住不满法定两年,也可以继续保有永居权。实现的方法,则依靠几块小小的假印章,以及一套严密的造假网络。
像王洵这种先到一步、熟悉加拿大法规的移民顾问,是移民造假现象的主要推手。囚笼之外,更加惶惶不安的是王洵那1200名客户。他们将面临加拿大当局的审查,面临驱逐出境的威胁。一些已经取得公民资格的移民甚至可能成为无国籍人士。
《Vista看天下》的记者曾获得其中11人的联系方式,然而屡次拨打,要么停机,要么接听者一闻来由即迅速挂断电话。
早在2012年,加拿大移民部门通报,有近1.1万人可能涉及类似移民造假问题。时任加拿大移民部长表示,不会袖手旁观允许人们用撒谎和欺骗的方式成为公民,调查没有时间限制。
然而,移民造假事件却依旧存在,绝大多数假章与逃避“移民监”的中国富人都安然无恙。里奇也承认,加拿大移民局此前在监管问题上,确实并不太严格。
加拿大前驻华大使马大维在所著有关中加关系的书中写道:“投资移民回到中国赚钱的问题是加拿大自己造成的,在公民身份被作为一项商业提案提供给这些新移民后,他们经常因为将公民身份视为一项商业提案而受到批评。”
多伦多的资深移民顾问詹姆斯·美特卡夫在博客中写道:“王洵案件暴露了加拿大移民局的问题。”并且断言王洵案件只是冰山一角。
最终,王洵被重判入狱7年、罚款91.7万加元(约合445万元人民币)。他和律师认同指控的造假事实,但认为量刑过重,决定上诉,重审将于4月举行。
播放数:401
播放数:305
播放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