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全国都可网上查信用报告 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个人信用查询服务,央行征信中心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分5批次先后面向江苏、四川、重庆、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浙江、天津、新疆、上海、湖北、青海、河北、安徽、内蒙古18个省份,开展了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服务试点工... |
今年全国都可网上查信用报告
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个人信用查询服务,央行征信中心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分5批次先后面向江苏、四川、重庆、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浙江、天津、新疆、上海、湖北、青海、河北、安徽、内蒙古18个省份,开展了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服务试点工作。
昨日,记者从央行官网获悉,由于试点工作进行顺利,2014年将全国推广,试点批次范围将逐步公布。凡持有试点省份身份证的个人,均可上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
这意味着,咱河南人年内也能上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了。以前需要携带身份证到人行大厅查询的信用记录,现在只要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触手可得。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工作人员称,河南的具体开通日期还需等待总行进一步通知。
堪称“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信用记录是一份个人信用信息的客观记录,被称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记录了个人全部信用支付历史,凡是在银行办理过贷款、信用卡等业务的,都已经纳入到个人信用记录中。目前,进入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信用交易信息、贷款明细信息等。个人信用报告是授信人迅速、客观决定是否给予受信人提供信用的重要参考。
央行于2006年建成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并提供给金融机构作为审核贷款申请者的依据。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个人信用数据库已经收录了8.2亿自然人的信息并为他们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2.9亿人有信贷记录。
每年享受2次免费查询机会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信用报告。一般来说,每年2次免费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个人了解本人信用状况的需求。
个人每年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第3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25元。此次收费是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唯一收费,收费标准全国统一。
以下几个方面会用到个人信用报告
除了贷款、办理信用卡这些已经被人熟知的用途,个人信用报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
1.找工作:信用报告作为审查资料
目前,国内一线城市一些单位,尤其是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大多数在招聘时都要求提供个人信用报告。部分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也要求应聘者提供个人信用报告。
个人信用报告已成为求职材料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开投资账户:作为综合评估条件
“投资者在申请股指期货开户时,个人信用报告也是一个加分项。”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一家期货公司了解到,金融期货交易所要求期货公司对股指期货自然人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综合评估,明确“投资者可以提供近两个月的个人信用报告或者其他信用证明文件作为诚信记录的证明”。
3.租房子:信用好房东才会租给你房子
现在在江苏、重庆、北京等地已有房屋出租人要求承租人出示个人信用报告。
“这是一个趋势。”郑州一家房产中介资深经纪人鲁佳称。他认为河南推出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后,租房前出示个人信用报告将成为一种趋势。
播放数:609
播放数:542
播放数:1193